亲贝网

宝宝血管瘤怎么办?:4种红斑需特别警惕

新生儿疾病

2015年03月02日

婴儿血管瘤是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常见于头、面、颈部皮肤,但粘膜、肌肉、肝脏、和颅内等部位也可发生。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马琳教授提示,如果宝宝得了血管瘤,家长千万别着急,千万不能因为着急慌乱而过度治疗。

指导专家:马琳。教授,特级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儿童皮肤病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

以下四种血管瘤要引起注意:

根据部位:颈部以上最危险。尤其是鼻尖、上下唇、眼睑、耳廓、外耳孔这些部位,容易影响美容、破坏结构、损害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家长要足够重视;

根据年龄:年龄越小越易快速长大。尤其6个月以下的宝宝,瘤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如1周内)快速长大,家长要注意;

根据大小:越大越严重。在面颈部,大小在0.5cm就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在身体部位,1cm以下的,先不用着急,1cm以上的,家长要及早到医院就诊;

根据数量:越多越危险。如果宝宝身上血管瘤一旦超过5块,就叫多发血管瘤,这时肝脏部位也可能出现,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肝脾有没有,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血管瘤治疗前必知的3件事:

1)80%-90%的孩子不需要治疗

马琳教授指出,婴儿血管瘤有一个固定的生长期和消褪期,一般是从宝宝出生后几周内出现,大部分宝宝的瘤体在生后6个月内快速生长,6个月后,瘤体的增长的速度变得缓慢,少数宝宝的瘤体可能长到9个月大或者一周岁,因为本身这个病可以自然消退,所以80%-90%的孩子不需要治疗。

2)治疗首先考虑发病部位

治疗血管瘤这个病,部位永远是首先考虑的因素,位于重要部位的瘤体,如眼周、口周、鼻部、耳周、咽喉及外阴,内脏受累的瘤体(如肝脏、肾脏及颅内)、面积大的及多发瘤体应引起足够重视,最好在患儿出满月后即找血管瘤专科医生就诊。

3)动态随诊很关键

动态随诊就是观察,宝宝出现血管瘤后,要首先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评估瘤体情况,根据瘤体的位置、宝宝年龄及瘤体的大小综合决定是否需要治疗。经过评估后,对于不需要治疗的宝宝,在其6个月之内,需要每个月来医院就诊,以让专科医生及时了解瘤体变化情况,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年龄6个月后,可两个月就诊一次,一岁以上的宝宝,3个月来看一次即可。

血管瘤的家庭护理:

宝宝长血管瘤的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婴儿湿疹的高发阶段,所以容易出现同一部位既长血管瘤又生湿疹的现象。血管瘤本身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但湿疹可引起瘙痒,宝宝容易去抓挠。而这个部位的皮肤由于血管瘤体的撑顶而变薄,容易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引起细菌感染,所以家长在密切观察婴儿血管瘤的生长情况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庭护理:

毛细血管瘤表面皮肤极薄,若长时间浸在汗液中易破烂。所以家长朋友们要注意保持宝宝身体清洁,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洗澡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划破宝宝血管瘤;

婴幼儿喜欢用手乱抓挠,特别是面部。因此要经常修剪婴儿指甲,或者给宝宝戴个小手套以免抓破血管瘤;

值得和家长朋友们强调的是,婴儿血管瘤大多是美的问题,少数是影响功能的问题,极少数是威胁生命的问题,生命、功能和美容的平衡是才是治疗追求的目标,切忌为了追求美观过度治疗影响了患儿的功能,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

附录:关于血管瘤的药物规范治疗

1.外涂药物:噻吗洛尔、卡替洛尔;

2.口服:普萘洛尔。普萘洛尔适合于严重的血管瘤患儿,但由于普萘洛尔副作用更容易发生在年龄小的患儿中,因此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最好不采取普萘洛尔治疗。

+1

来源: 作者:赵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