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2020年青岛9成孩子能上普惠性幼儿园

幼教动态

2017年04月11日

 

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青岛印发了《青岛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青岛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9%以上,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不少于400所,9成孩子能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

2011年以来,青岛市组织实施了第一、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6年,青岛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5%,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但受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外来人口流入、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2017-2020年青岛市将迎来新一轮入园高峰期。2019年,预计青岛市需新入园的适龄幼儿约13万人,六区至少需要增加2.5万个学位。学前教育公益性有待增强,城区部分区域普惠性幼儿园不足。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需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区市办园质量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动计划》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立足青岛实际,对2017-2020年青岛市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做了全面科学部署,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13条措施、4项组织保障等部分。

公办园和普惠园在园幼儿比例不低于90%

《行动计划》总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乡均衡、开放多元、具有青岛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5个具体目标:一是学前教育高水平普及,学前3年入园率巩固在99%以上,2至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受指导率达到90%以上。二是学前教育普惠性显著增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不低于90%。三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增加,市、区(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不断提高,举办高中的区(市)达到8%以上,不举办高中的区达到15%以上。四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质量明显提升,幼儿园保教人员全面实现数量达标、持证上岗,90%以上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五是学前教育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城镇幼儿园中70%达到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区域、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均衡度大幅提升。

 

提高公办园和普惠园生均补贴

《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大政府的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新增教育经费优先向学前教育倾斜。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高到1000元/年以上,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贴标准提高到3600元/年以上。加快城乡幼儿园建设,以区市为单位编制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算清总账,明确需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不少于400所。实施农村幼儿园标准化食堂建设工程,让农村幼儿在幼儿园吃上安全、卫生、营养餐。

加大学前教育特殊群体资助力度

加大学前教育扶贫、扶弱力度。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幼儿生均资助标准提高到2000元/年以上;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各区(市)统一免除公办幼儿园残疾幼儿、孤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保教费,对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的幼儿按照同类型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予以补助;学前孤儿、城镇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优先进入当地普惠性幼儿园;各区市特教学校设立学前特教班,鼓励普通幼儿园招收学前残疾幼儿。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保育质量

《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加强园长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幼儿师范高等学校,实施新一轮园长、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待遇,对于公办园、镇(街道)中心园、村(社区)幼儿园经相关部门考核认定的非公办幼儿教师,其工资应达到当地公办幼儿教师平均工资的80%以上,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加强幼儿园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办园行为监管。积极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每年向2-3岁婴幼儿家长(看护人)提供不少于6次免费指导服务。

(原标题:2020年青岛9成孩子能上公办、普惠幼儿园

+1

来源: 作者:宗庆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