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父母要照顾早产儿 五点需要特别护理

早产

2014年04月11日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

胎儿出生后,周围环境发生质的变化,需要胎儿独立的面对新的环境变化。足月儿因为在子宫内发育时间足够长,各器官发育基本成熟,所以能适应母体外的环境。而早产儿由于胎龄短,发育远未成熟到能适应环境的骤然变化,此时容易发生各类危险甚至死亡。医院会将出生2千克以下的极低体重儿,放在新生儿培养箱内进行特别护理,待体重超过2.5千克后才可出院。这样的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需要非常认真的照顾。通常,早产儿出生有五点需要特别护理。

呼吸:

早产儿因为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由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因为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所以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一旦出现呼吸暂停,要及时刺激,提醒他呼吸。比如弹弹脚底板。

体温:

正常体温是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而用于产热的棕色脂肪较少,故若保暖不当则易发生低体温,出现肢端发冷,硬肿,哭声低弱,吸吮差,心率降低,甚至休克、肾衰、肺出血等危及生命。若室温过高,则又会出现脱水热。

 

感染: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大于足月健康的新生儿。新生儿皮肤粘膜薄嫩,易被擦伤,成为细菌侵袭的通路;脐部为开放的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部分免疫球蛋白虽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进入胎儿,但与胎龄有关,胎龄越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越低,故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败血症。所以早产儿的皮肤更应该注意清洁,不要担心感冒等,清洁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

黄疸:

胎儿在子宫内由于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多余的部分被破坏,并代谢成胆红素,加上早产儿对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能力差,容易出现黄疸。另外,早产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胆红纱容易从血液侵入脑组织,并对脑组织产生损害。

喂养:

早产儿由于吸吮能力差,不会吞咽,易发生呛咳;由于胃容量小,食道下端的括约肌张力低,易出现溢浮;由于各种消化酶和胆汁缺乏,消化吸收能力差,对食物的耐受性差,喂养不当易出现小肠坏死。

早产儿推荐喂养母乳,因为需要追赶发育,所以必须补充大量的蛋白质和热量,以及抗体和养分。此时的母乳就是早产儿的超级奶,能够避免诸多感染,也更易消化,不会给脆弱的肠胃带来更多的负担。所以母乳是最最完美地婴儿食品。

既然早产儿有这么多可能发生的危险,那么我们应尽量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尽量避免早产;对已出生的早产儿应加强护理,防治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早产儿的预防

我们已经简单介绍过早产儿的护理,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最好也了解相关预防知识。以下七点,让孕妇大大降低早产危害噢。

(1)调整性生活。

(2)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工作强度,不要劳累。

(3)避免长时间的逛街、走动、站立。

(4)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意外伤害。

(5)注意妊娠期疾病和感染。

(6)加强孕期的保健,生活规律和饮食健康。

(7)戒除烟酒恶习。

+1

来源: 作者:任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