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见的病症也喜欢缠上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尤其是极低体重婴儿,很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这跟宝宝的血压、感染、水与电解质平衡以营养状况等都有关系。
早产儿病症多 冬季如何护理早产儿(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早产儿容易出现哪些病症:
呼吸暂停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尤其是极低体重婴儿,很容易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这跟宝宝的血压、感染、水与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况等都有关系。
早产儿应在医院中接受治疗,进行气管插管并注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家人护理早产儿时,也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呼吸情况。 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暂停,一旦早产儿忘了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如弹弹他的脚板底,提醒他呼吸。
黄疸
当胎儿在子宫内时,由于处于氧分压偏低的环境,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多余的部分被破坏,并代谢成胆红素,加上早产儿对胆红素的转运和代谢能力差,容易出现黄疸。另外,早产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胆红纱容易从血液侵入脑组织,并对脑组织产生损害。
贫血
早产儿往往有贫血现象,由于早产儿过早的出生,停止了胎内的骨髓外造血,因而不能适应生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加上孕8个月后胎儿才从母体获得较多的铁,所以早产儿天生铁的储存不足。出生后1个月以后血清铁量急剧下降,加上早产儿发育太快,需要血量增加,但本身的造血功能比较差,赶不上体重增加的速度,所以造成贫血。
颅内出血
引起颅内出血的原因包括早产儿支持基底膜组织脆弱、微血管未发育成熟与缺氧等,这是早产儿最可怕的病,极低体重婴儿更易发生。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仍未发展,也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伤害,若到了视网膜剥离阶段,视力将会受损,甚至完全失明。其主要原因包括早产、缺氧、过高的血内氧气分压、感染、酸中毒与组织伤害之后产生的自由离子等。病变轻微的,可以自行痊愈;中等严重度的,只要把握治疗机会,效果也很好。
慢性肺病
早产儿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呼吸器和氧气,而且肺部病变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照顾起来比较困难。慢性肺病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婴儿的病情严重,需使用高压、高氧浓度使肺泡损坏所致。
冬季呵护早产儿注意5点
1.注意保暖,还要防窒息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且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易发生低体温。因此,早产儿出院后,家人应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衣服应以保暖、柔软舒适、简单、厚薄适度为原则。其次,腰带也不宜系得过紧,否则会妨碍新生儿呼吸。寒冷时可添加暖和的连衣裤,尽量不在被子上再加被子。被子的下端最好压叠在床垫下并只盖到宝宝的胸口,以避免宝宝将脸埋入柔软的枕头、被子、垫被和长毛玩具里,盖住自己的鼻和嘴,造成窒息。
2.最佳室温:20℃~22℃
部分家长因怕宝宝着凉,冬季总是紧闭门窗,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早产儿居室的温度与湿度应随气候的变化而调节。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之间,湿度以55%为宜;无条件时可用热水袋(应注意避免烫伤)保暖。冬季卧室门窗不要紧闭,应定期通风,有利于早产宝宝“追赶性”生长,同时也能减少其感染的机会。
3.喂养宜少吃多餐
由于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呛奶而窒息,加上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较差。因此,出院回家之后,科学喂养很重要。喂养时原则上是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每次哺乳量愈少,喂奶间隔时间也愈短,并且根据奶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管饲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理想的每天增长为10~15g/kg)随时调整。
早产儿也应母乳喂养。与足月母乳相比,早产儿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抗体,可使早产儿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出生体重。对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或有疾病者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管饲喂养,也可暂行人工喂养。如需添加配方奶者,在冲调时,浓度、温度要适中,可把冲调好的奶汁滴在手背上以不烫为标准。喂奶速度要慢,避免宝宝吃得太急而导致呛奶。喂奶后勤拍背。
4.抵抗力差,注意隔离
新生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呼吸道纤毛运动差,胃酸、胆酸少,杀菌力差,同时分泌型IgA缺乏,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早产儿尤甚。因此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家人如患感染性疾病应尽量与新生儿隔离,减少宝宝被感染的可能性。
5.冬季也应勤洗澡
冬季部分家长因为害怕宝宝感冒而不敢给其洗澡,易忽视宝宝脖子、大腿等皮肤皱褶部位的糜烂现象,这是不对的。早产儿皮肤发育不成熟,易皮肤感染,更应勤洗澡。洗澡前不宜喂食,洗澡时的室温要适宜,一般要保持在26℃~28℃之间。水温控制在40℃左右,可用手腕内侧测试水温,以不烫为宜。洗澡后用酒精消毒脐部,再用棉签擦干,以免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