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家长必读 毁掉孩子只需7点

3-6岁教育

2016年03月09日

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要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怎么都行,孩子的一切不良习惯都可以视若无睹,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各种数落,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早知道这样当初要你干吗?总是不管多难听的话都会随着你的状态飘到孩子耳朵里,并且这样的行为还不是一次两次,甚至孩子都能背出你要说的话,你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益处,只有毁灭,你看看你是不是正在做呢?

一、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有人欣赏他

总说孩子学习不行,长相不怎么,和同学小朋友的关系又处理的不好,干家务也不会做几样,做事马虎,粗心,自己天天为孩子当牛做马的伺候着……总之,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地方是值得骄傲的。

  

二、经常拿比他“行”的人比较

孩子最怕家长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小丹小时候喜欢弹钢琴,她爸爸妈妈也没有想让她对钢琴有多深的造诣;只是作为一个兴趣就可以了,所以她有时间的时候就练,没时间的时候就不练,爸爸妈妈从来都不会因为练琴的事情批评她。

小丹家前面的那栋楼里也有一个小朋友在学钢琴,几乎每天都会练至少2个小时,小丹奶奶每次听到那个小孩练琴,就会过来唠叨一番,你看看人家,每天都坚持练琴,你这都几天没摸一下钢琴了,每天一顿唠叨,让小丹觉得自己真的不如那个孩子,其实小丹在其他的方面都特别优秀。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前面那栋楼里的孩子是谁,其实小丹奶奶在用一个假想优秀的孩子和小丹比较。但是奶奶这些话对小丹这样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之一。

三、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总是听到妈妈会说,自从有了你,去连电影也没看过,我为你真是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身体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还不能好好的休息一下;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你,在单位不能全力以赴,所以事业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生活里自己像个黄脸婆一样,再顺带着把孩子的爸爸各种不是数落一下。这样的话孩子听多了会产生负罪感,甚至无法积极面对以后的人生。

四、和孩子说话时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例如"你真蠢""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我怎么生了你"等等。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是只要是有孩子的地方,就可以听到父母命令式的表达。

在很多家长的意识中,孩子什么都不懂,做家长的管教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认为,对孩子发号施令是做父母的权利,孩子还小,需要父母给他们指示和命令。有的家长还会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父母的威信,刻意去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家长形象,对孩子的口气也是命令式的。

  

五、孩子没有自由,他的一切都由你来决定

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清清认识一个妈妈,每天把孩子放学的时间了解的一清二楚,只要是到了放学时间,就立马给孩子打电话,如果孩子没有接就急的抓耳挠腮的到处问。

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是放学了去看一下学校的某个感兴趣的活动,或者老师安排了一个什么任务,没顾上和家长说,这个妈妈就开始上串下跳的到处找,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压抑,连个喘气的时间都不给孩子,会窒息的。

六、迁怒于孩子

如果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就不自觉地冲孩子发脾气。不弄清楚原委,一有点事就教训孩子,甚至总翻旧账,几百年前的事情都给翻腾出来说,孩子再委屈,都不允许他申诉和流泪。如果孩子委屈的哭了,又是另一番教训,说孩子没出息,这么点破事就知道哭,并且又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不许哭!这样做会严重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

七、当众出孩子的丑

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老话总说当面教子,但是我奉劝那些父母,时代变化了,你也应该改变了,老一套留下来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了,现在的孩子成熟的早,受外界的影响多,可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他们非常讲究尊重和民主的,所以当你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批评他、骂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

以上7条如果在你正在做,那这个孩子基本快被你毁了,该是自我检讨的时候。只要你及时停止,还有建立自信和希望的机会,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对不起,等孩子大了,你老了,看看到底谁该为这个行为埋单?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