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 陪孩子一起成长

亲子阅读

2015年01月19日

 

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

译序

第一个青春期,陪孩子一起成长

小孩子长到一岁左右,周围很多人会给你传递一种信息:可以在一岁、一岁半的时候训练大小便,两岁都太晚了。我也急忙买了小尿盆,生怕落后,训练以后不仅收效不大,女儿还表现出其他方面让我们心烦的问题——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道森博士用详尽的笔墨介绍了大小便的生理机制以及正确的训练方法——尽管在我们的文化里这些直白的描述会显得有些“惊世骇俗”。于是我立刻停止了训练,给女儿穿回尿布,耐心地等到她“获得足够语言能力”后再重新开始。其间,周围依然有人急切地提醒这么大的孩子不应该再包尿布了,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有了主心骨,任凭别人怎么说,我坚决不动摇。重新开始训练以后,我请假两周在家,时期成熟了,方法得当了,女儿两周后完全脱下了尿布,整个训练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争执、呵斥,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很少有反复,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就这样,道森博士告诉我什么时候该毫不犹豫地“进”,什么时候该心平气和地“退”,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股强大的底气,对自己相当自信,而这股子底气,绝非空穴来风,究其根源,是因为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经验和知识。

除了一些成功的训练之外,我也经历着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制造的种种麻烦,西方人把这段时间称为“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可怕吗?坦白地说,有一点,如果让我重新经历一遍,我还是会有些胆怯:那个时候,她会为一点小事讨价还价,直到我完全失去耐心;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尖叫几十遍“不要”;该洗澡了不肯进去,一旦洗上了又不肯出来;一个故事要一连讲上十几遍;大声嚷嚷拒绝我帮她系鞋带,系不上又哭闹一通埋怨我不肯帮助她……“夜里11点半了,还在兴奋地听故事。不知道她的第一个青春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真是累人啊!如果不是《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这本书,我恐怕早就没有耐心了。”女儿步入第一个青春期以后不久,我在日记里这样写着。

我的耐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凭主观意志锻炼出来的,阅读、翻译道森博士的观点和方法,使我对儿童心理的理解与日俱增。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明白了其中究竟,渐渐地,耐心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我不仅对她的违拗有了强大的心理准备,有时甚至满心欢喜地看到她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尽管有时她的“胡闹”让我累得仿佛看不到尽头。有精力的时候,我还会制造一些机会让她“胡闹”——玩水就是我家经典的例子,因为我懂得了,这些行为是她成长的标志,我越是给她提供适当的自由,她就越容易“建立起牢固的个体性概念”。在不断学习儿童心理的过程中,我庆幸自己做到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容忍她的暴躁、抗拒、专横和变化多端。

道森博士是儿童心理诊所的医生,有自己的幼儿园,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因此,他有大量的经验将第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特征描述得活灵活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感叹“这说的不就是我的女儿吗!”可见,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的孩子,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有多么大的共同点!

“第一个青春期幼儿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个年龄孩子个性中活跃的特质。父母一定要接纳孩子个性中活泼的特点,帮助孩子确立他的自我概念,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里,构筑一个坚实的自我意识。”女儿很幸运,她获得了我的理解,我也很幸运,亲眼见证她从单纯的小婴儿变成有主见的幼儿的全过程。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礼貌地问我:“妈妈,我可以吃一根棒棒糖吗?”我惊喜地知道,她已经顺利地度过了第一个青春期,走进了下一个发展阶段——学前期。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我们沿着道森博士指出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到来之前充分地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在累与欢乐的交织中,见证女儿的成长。

 

智慧父母,正面管教

道森博士花了两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管教”这个与每一个家庭、每一天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这也是书中心理学的力量彰显无遗的一部分内容,不仅对孩子是一面镜子,对我们大人,也是如此。道森博士通过许多心理学实验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管教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听话,而是一种训练,你是老师,他是学生,最终目的是“让他长成一个有自律能力的成年人——让他学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使自己的自由”。

道森博士从心理学严谨的视角提炼出了一条条规律,“正面强化”“只能在气头上打孩子”“环境控制”“自然后果”……行文中时而引用严肃的心理学实验,时而穿插作为临床医生获得的第一手经验,亲切生动,条理分明,如一位精神导师,悠闲地与你谈话,不强求,不催促,却分析得丝丝入扣,让你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逻辑走入一个境界。几乎每一条建议我都有机会实践并取得了令人愉快的效果,其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们实施正面强化的过程。

女儿因为胃口不太好,加上春夏小儿易发的感冒,有时需要吃中药调理,一连吃上两三个星期,因此,偶然“哄哄”解决不了问题。过去喂药几乎是我们和女儿之间的“搏斗”,经常是我们大道理讲了一堆,药没喝进去多少,我们“两败俱伤”——女儿哭得声嘶力竭,我们在一旁无可奈何。后来再喂药的时候,我们采用了正面强化的方法,首先给她一个客观的心理预期:药很苦,但你是勇敢的,能够喝下去。每喝下一点点,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让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们不断变换鼓励的形式,有时亲亲她的额头,有时贴贴她的脸颊,顺便让她区分一下左右,更多的时候,是用各种各样的词汇——中文的、外文的,来表扬她的勇敢。她正处于对语言非常敏感的时期,听到新颖的外语词汇会非常好奇,很享受这种游戏带来的乐趣。随着她的习惯,我们逐渐拉长强化的间隔,慢慢地,她也就心平气和地接受吃药这件事了。一次她甚至说,药的味道不是“苦”,而是“苦甜”,回味女儿创造的这个奇特的形容词,我深深地感激强化心理学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帮助。

渐渐地,我理解到,我的训练是不断地通过我的语言和身体力行,向女儿的潜意识里灌输正确的观念与行为,依靠正面的强化方法,缓慢地让这些观念与行为内化为她内心的需要。进门先洗手的习惯,刷牙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完整地表达思想的习惯,无一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实现的。

再过不久,女儿就要度过最重要的基础发展阶段了,一路走来,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幸运,作为一名读者和一名译者的幸运,“我唯一遗憾的是,在头一年里,情绪最为波动的一年,最缺乏睡眠的一年,最渴望指导的一年,我没有能够读到这样的书。尽管我读了许多书,也从中获得了方方面面的教益,但是我此刻正在翻译的笔下的词句,像是天边的曙光,让我在许多个无法入睡的夜晚不再孤单”。

 

01.初为人母

这是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你一生中从未承担过如此重的心理责任。你也许会经历一些非常痛苦的时刻,你对自己越坦诚,就会越快地度过这个适应期。

克服无能和怨恨情绪

大部分育儿书开篇即介绍新生儿,描述新生儿的特点以及如何照顾他们。这些书都忽视了母亲的情感,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多年来我同许多母亲有过交流,她们中有的是患者,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同事。她们都告诉我,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当把孩子从医院接回家,开始亲手照料孩子时,她们对自己是多么没有把握。其中一位母亲对我说:“我以前从未感觉自己竟然是这样无能!”

即使你做了许多准备,包括阅读育儿书籍、参加培训课程,育儿的任务对你来说依然是全新的。只有从医院回家以后,面对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喘着气的、全新的小生命时,你对新生活才能有真切的体会:每天24个小时,跑也跑不掉,结结实实地被拴在那儿了!

这是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你一生中从未承担过如此重的心理责任。大部分的母亲都会感到恐惧,因为她们意识到,生平第一次,她们必须对这样小的一个生命负起全部的责任。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责任面前,她们往往感到不自信,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

正因为缺乏自信,年轻母亲会为一点点小事情焦虑不安。她们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去解读各种征兆。有时候孩子处于深睡状态,看上去好像没有在呼吸,年轻母亲甚至会傻傻地想孩子是不是还活着!她担心孩子被闷到了或者是吃了奶不消化。她们特别擅长把问题想象得非常严重,会把每件小事无限放大。只要孩子的进食或者睡眠状况稍微偏离她心目中的“标准”,就认为孩子要生病了。因此,许多年轻母亲会每隔一小时打电话向儿科医生求助。

这种无能感最糟糕的表现是,年轻母亲不敢向任何人承认她的感受。她们为自己开脱道:“怎么说我也当妈妈了,我有自己的孩子了,作为女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呢?我为什么还要觉得自己不称职呢?”她想象其他的母亲都会麻利地带孩子,觉得只有自己是不称职的,宁死也不愿承认内心的恐惧。如果她知道其他的年轻母亲也有同样想法的话,一定会宽慰许多。所以请你相信我,所有母亲都和你一样!

我们的文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向年轻母亲灌输一条信息,就是母亲都神奇般地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母爱和母性,因此,她应该自然而然就会爱孩子、会照顾孩子。问题是她怎么就找不到这种感觉呢?她觉得自己照顾新生儿笨手笨脚的,于是就会猜想其他母亲都有天生的母性,唯独自己没有。她把时间都浪费在焦虑和无助感上了,而没有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其实,对新生儿的母爱,与照顾孩子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有着天壤之别。

对孩子的爱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有些母亲可能在孩子呱呱坠地之时就感受到强烈的母爱奔涌而出,另外一些母亲只是逐渐感受到这种情感。但关于什么是新生儿,以及怎样照顾新生儿,没有哪个母亲会有相应的“直觉”,这些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即使你和小孩子一起生活过,在你没有自己的孩子之前,也是不会有很多经验的。

除了不懂得怎样照顾孩子的无助感,还有一种情感让许多年轻母亲十分苦恼:怨恨。许多母亲被一天24小时的忙碌节奏困住,其他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为此心生怨气。一位年轻母亲曾经向我哭诉:“没有人告诉过我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会变得这么乱!”

年轻母亲的生活完全都围着这个小摇篮转,有怨气很正常。遗憾的是,并没有人事先提醒她今后可能要面对这种怨恨的情绪。她有时真的会恨小宝宝,但是内心又那么爱他,这种矛盾的情感常常让她心怀愧疚。

年轻母亲必须认识到这种最初的怨恨是完全正常的。在度过一段适应期以后,自己会习惯于忙忙碌碌照顾孩子的节奏,到那时,怨恨的情感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全身心的母爱。

母亲怨恨婴儿还可能有一个原因。原本以为有了爱的结晶,夫妻关系会变得更加深厚亲密,孩子的到来自然会促成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但是许多年轻母亲发觉现实并非如此。孩子非但没有拉近夫妻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了一个心理障碍,挡在夫妻中间。母亲发现丈夫常常嫉妒她对孩子的专注,表现得更像孩子的对手,而不像一个父亲。并且,丈夫可能没有积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心理责任,而让母亲独自承担一切。最终,母亲就会把这种身心疲惫的状况归罪于孩子。

年轻母亲必须学会克服这种怨恨,把这当成自己和丈夫适应新生活的一个过程。婴儿降生后,如何让各个家庭成员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母亲最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解决方式。

如果你的丈夫能够很好地与你分担照顾孩子的心理责任,那么你是幸运的。利用这一点来抚平你的无能感和怨恨的情绪,告诉自己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的,也可以尽情地向他倾诉。如果你们能够坦诚地交流这些感受,你就不会觉得照顾孩子的责任完全压在自己肩上了,仅这一点就能给你带来极大的宽慰。

想一想吧,几千年以来,母亲们都必须克服无能感和怨恨的情绪这两个心理障碍,那么你也一定能行。刚开始可能会很艰难,你会经历一些非常痛苦的时刻,也会哭泣。但是你对自己越坦诚,就会越快地度过这个适应期。

总有一天,你也会像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跨越这两个艰难的障碍,感受到踏踏实实的做母亲的幸福。等到这一天,母亲和孩子会建立起一种新的“我们”的关系。在这以前,你还需要从实践中学习许多关于新生儿的知识。

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他那么小,那么脆弱,任何一个微小的不正常在你眼中都超乎寻常的重要,你甚至会想孩子可能生了什么大病。年轻母亲时常会经历这样的恐慌,这时,她完全无法用理智和常识去思考。一位母亲对我说:“我花了四个小时才冲好一瓶奶粉,不断地怀疑自己方法不对,天哪,我还是大学毕业的呢,真不知道脑子长到哪儿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很容易忘记她还有常识,她会绝望地乞求有一个权威来告诉她应该怎样做。如果无法立刻找到儿科医生,她会心急火燎地给邻居打电话。

年轻母亲需要明白所有这些情感都是正常的。无能感、恐慌、怨恨,每一个新妈妈都有同样的感受。

渐渐的,你会明白其实孩子不像你想象的那么脆弱。千百年来,孩子们都有办法克服年轻母亲的笨拙和无能感。你的婴儿一定也能在你笨拙的动作和不安的情绪中安然成长。

随着经验的丰富,你的自信不断加强:抱孩子的动作更加自如了,喂奶也更顺手了。当婴儿满两个月的时候,你会想现在他应该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了。

刚从医院回来的前几个星期,不妨请人帮忙料理家务。然而即使有帮手,你也必须在心理上体验一下完全独立照顾婴儿是怎么一回事。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所有的年轻母亲都必须经过这个“火的洗礼”,没有人能够替代你。

你可以和其他母亲交流,这样就会知道她们竟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便不再觉得那么孤独。对年轻母亲来说,倾诉是一剂良药,请尽管和其他年轻母亲交流。别忘了找更有经验的母亲交谈,但是不要把邻居或其他的母亲当成权威,许多母亲情急之下容易犯这个错误:不是惊慌失措地让邻居给看看孩子是不是得了腮腺炎,便是向某个妈妈询问喂奶的建议。请尽量避免这种冲动。你可以把其他母亲的话当成一面镜子,用来反思自己的感受,但是不要视其为权威。请记住,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邻居的方法可能适合她和她的孩子,但不一定适合你和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他的指纹

孩子的独特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本书里,我会反复提到这一点。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指纹和你孩子的指纹相同,同样,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也是如此。他是特定基因结合的产物,他的基因匹配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这一点请牢牢记住。

我想用一个类比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皮肤就带有一种颜色,没有两个孩子的肤色会是一模一样,当然,一定会有类似的颜色。比如说,两个橘黄色系的孩子会比较相像,他们完全不同于绿色系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两个孩子身上的橘黄色也会有深浅和明暗的不同。同样道理,同一对父母生的不同孩子之间也会有差异。

我强调孩子的独特性,是为了告诉你不必在他身上套用育儿书中对孩子泛泛的描述。如果你孩子的行为不符合书中所述的“典型情况”,不要急于下结论说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孩子睡眠和进食的方式是他特有的,不要过分干涉,千万不要因为书本告诉你孩子该是什么样的,你就强迫他照做。你的孩子是他自己,就这么简单!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用他自己的方式撰写一部特别的育儿书,请放手让他去写!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生活风格,这个风格在他生命之初就已显露端倪。我的三个孩子都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差异在年幼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现在,我想请你放下手中的事,静心想一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我的孩子,他是独一无二的,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你要学着珍视他的独特性。不妨把他想象成毕加索专为你作的一幅画,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画,是不是弥足珍贵呢?其实,任何比喻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独特性,低头看看摇篮中你那神奇的小宝贝吧,他正睡得如此安详。

尽管我一再强调孩子的独特性,但是请不要误以为父母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恰恰相反,他需要你帮忙发展他的独特性,因为他没有能力独自做到,他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你的鼓励。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色彩,而父母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把这一色彩的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本书下面的章节中,我会告诉你如何成为这样的父母。

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需要尊重他的个性。如果你能轻松地接受他的睡眠和进食习惯,接受他孩子气的脾气和性格,那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就会容易接受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孩子终究会长成有自己个性的人,这一点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既然你不可能阻碍他长成他自己,又何必徒劳呢?倘若你过分干涉他自然的生活状态,那就是在搅乱他正常的生长秩序。而且即使你干涉了,孩子也还是会长成他自己。你若是硬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他,其结果就是把他变成一个压抑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仍然是他自己,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你一旦抛弃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孩子的念头,就会感到如释重负:你只需为孩子提供他自然成长所需要的自由。

本书的主要观点就是:父母能够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能够实现独特的自己。你的孩子一定有属于他自己的鲜明的色彩,请给他自由,让他尽情地用这个色彩书写自己的人生。

 

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

在开始讨论新生儿以前,我想简单说明一下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

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这是过去40年来行为学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孩子5岁以前,不同阶段之间的区别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说,孩子在2~3岁的变化要比8~9岁的变化大得多。

孩子们大体都会经历同样的成长阶段,但是每个孩子会有自己的方式和时间表。一些孩子需要一年才能走完的路,另外一些孩子也许6~8个月就可以走完。因此,每个阶段需要的时间差别巨大。

我想强调的是,大人不能去加速任何一个阶段的进程。孩子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度过每一个阶段,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改变他的速度,所以请不要做这样无谓的尝试。

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步的基础,这和盖房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基础的牢固与否决定了第一层楼盖得好不好,第一层的坚固程度又决定了第二层的质量。从孩子1岁时的表现能看出他2岁的端倪,从他3岁的表现又能看到他4岁的模样,以此类推。

生命之初的5年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仍然借用盖房子的比喻的话,这5年就是整个生命的地基,孩子的基本性格架构就是在这段时间确立的。

自我概念是决定孩子性格架构最主要的因素。所谓自我概念就是孩子对自己的心理印象,它的作用好比一幅心灵地图,孩子的行为方式就取决于这个地图指引他走向何方。自我概念是最重要的心灵地图,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能否在学业和生活上获得成功。

不久前,我给一名12岁的儿童做了一个智力测试。碰到拼图的部分,他试了一下,很快就放弃了。他告诉我:“太难了,我不会。”其实是他的自我概念在告诉他:碰到困难的事情,碰到你做不了的事情,你就应该放弃。

有些孩子透过自我概念的镜片看到的是:“我是个好孩子,既讨人喜欢又能干,凡是新的事情我都能做好。”这样的孩子不论在学校里还是社会上,都不会给别人造成麻烦,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

而另外一些孩子透过自我概念看到的却是:“我是个平庸的孩子,不讨人喜欢,也不会做事,碰到什么新的东西,根本没必要尝试,反正我也做不了。”这样的孩子既不会欣赏自己也不讨人喜欢,在学习上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本书讨论的中心就是孩子的自我概念,我会一步一步告诉你自我概念是如何在婴儿期形成的,在接下去的5年中又是怎样发展的。通过这些信息,你会明白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发展坚实的、健康的自我概念。

 

 02 婴儿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将获得对生活最基本的看法,他的生活态度正在逐渐形成。有的孩子初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觉得活着很快乐;反之,有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信任感,觉得生活不那么有趣。这些,都取决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环境。

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出生伊始,孩子就有了自我概念。

让我们把自我概念想象成一副眼镜。从出生到6岁,孩子一共要经历4个发展阶段。每进入一个新阶段,孩子就在眼镜上增加一副镜片,每次新增加的镜片都叠加在上一副镜片上面。

我们首先来研究婴儿期的第一副镜片。婴儿期指的是从孩子出生到他学会走路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阶段对应的是生命的第一年:其中一些学步早的孩子,可能是前9个月;学步晚的孩子,则可能是从出生到16个月。

看着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些父母会想:“现在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不过是个婴儿,大部分时间在睡觉,醒了就吃奶,换尿布,洗澡,全部生活就是这样了。他还太小,学不了什么,等他以后能坐、能自己玩、能爬了再开始学。”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你的婴儿不仅可以学习,而且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学了。在他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候,自我概念就开始形成了。

婴儿正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对生活最基本的看法的。他的生活态度在逐渐形成,他正在真切地体会活着是什么滋味。在这个阶段,他心中可能会初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觉得活着很快乐;反之,他也可能形成不信任感,觉得生活不那么有趣。

孩子究竟能否对这个世界建立起信任感,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环境会成为自我概念镜片的组成部分,孩子今后将透过这副镜片看世界。如果他在第一年中获得的是积极乐观的镜片,长大之后将会是一个乐观的人;如果他获得的是一副悲观的镜片,长大以后也会抱有悲观的生活态度。

因此,生命的第一年是举足轻重的一年,比接下去的任何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重要,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完全由你来创造。等到他能够独立行走了,就有了更多选择环境的自由。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他的自由度就更大了。然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对环境无能为力的婴儿,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完全取决于你的安排。

那么父母应当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怎样做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呢?

 

培养正确的喂食观念

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那他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婴儿有哪些基本需求。

第一个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吃饱。从这个角度看,无非是一张嘴和一个胃的问题。殊不知婴儿的饥饿感来得非常强烈,而且一旦饿了就必须立刻满足。一个月大的婴儿会饿醒,吃饱以后会继续睡,直到再次饿醒。随着渐渐长大,由于饥饿而醒来的间隔会拉长,婴儿也不再吃饱了就立刻睡觉。

那么如何满足婴儿的饥饿感呢?很简单,把他喂饱就行了。听上去很简单,事实上也并不难,可是现代社会把母子间原本很简单的哺乳活动毫无必要地复杂化了。

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

首先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仿佛总是要有一个清楚的立场。医生、护士和邻居中所谓的“专家”对这个讨论津津乐道,以至于让一些无法喂母乳的母亲心怀负罪感,因为周围人会说:“母乳喂养才是最自然的!”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在说:“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因为上帝要是真想让人类飞,早就给他们安上翅膀了。”

其实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可澄清这个争论:不论是生理学还是心理学,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其中一方,用哪一种方式喂奶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喜好。

如果你决定人工喂养,那么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喂,轻柔地爱抚他。当然这也不是严格的规定,偶尔用固定在床边的奶瓶喂并不会对他造成心理伤害,但是一般来说,孩子需要得到和母乳喂养时一样的身体爱抚。

按需喂奶还是按时喂奶

接下来,不论你选择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喂奶。答案不言而喻:在孩子饿的时候喂。遗憾的是,如今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也被无谓地复杂化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普遍相信对婴儿的教育进行得越早越好。这些人认为,要想培养出有好习惯的孩子,一个训练内容就是让婴儿尽快习惯按时喂奶。于是妈妈们按照医师的规定,每隔三四个小时就给孩子喂一次奶。这条可怕的规定严重违背了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的准则: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内在的进食时间,我们怎么能设计出一个外在的“时间表”去套用给所有的孩子呢?不论是“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还是“每四个小时喂一次奶”,都是行不通的。它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仅如此,就连他自己每天的胃口都可能有变化。

机械地给孩子定时哺乳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孩子在真正饿了的时候必须承受强烈的饥饿感。他饿了就是饿了!不是可能要吃的,而是立刻需要食物。很少有大人体验过婴儿挨饿的感觉,打个比方说明:婴儿等上半个小时的饥饿感,就好像我们大人三天不吃不喝时的感觉。

婴儿可不会和你讲什么礼节。如果他饿了可你却不喂他,那他只好用哭来引起你的注意,这是他唯一的法宝。等的时间越长,哭声也越响亮、越坚定。他仿佛在抱怨:“我这是在什么地方啊?我饿极了,都哭成这样了,还是没有人给我吃的!”倘若再等下去,哭声就不仅仅是响亮地乞求食物,而是夹杂着愤怒和宣泄,好像在控诉:“我很气愤!我告诉你们我饿了,可你们都不来管我!我恨你们,我恨这个世界!”

如果他多次被迫等着固定的喂奶时间,就会明白不论怎么哭都无济于事,没有人会立刻给他喂奶。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变得气愤,有的孩子则变得倦怠,进而麻木,好像不愿再努力抗争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了,这样的孩子“学会”了忍气吞声。不管孩子是选择表示愤怒还是忍气吞声,后果都是一样的:对生活充满了不信任。你觉得这是孩子的错误吗?在他眼中,生活是可恨的。

终于,人们认识到了定时喂奶的荒谬之处,于是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家长倡导并选择按需哺乳。其实,这个方法不过是基于一个常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罢了:让孩子自己来告诉你他何时需要吃东西。要吃的时候,孩子要么醒来,要么哭喊着要食物。

孩子渐渐长大之后,许多母亲仍然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困扰不已,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吃饭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几乎所有的吃饭问题,不论是婴儿还是3岁的幼儿,究其根源,都是因为孩子受到了某种心理压力,使得由于饥饿而想要吃饭的需求变得紊乱。父母应该记住,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就是孩子的饥饿感。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能够保证孩子的饥饿感及时得到满足,那么吃饭绝不会成为问题。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但在现实中却常常做不到。下面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个半小时以前,孩子吃完奶又继续睡了,现在他哭醒了,母亲可能会想:“他现在哭什么?不可能是饿了,因为我刚喂过他。”她怎么知道孩子一定不是饿了呢?她能钻进孩子肚子里判断他是不是正在忍受饥饿的折磨吗?他为什么不可能是饿了呢?(在这个方面,原始部落的母亲比我们更有智慧,孩子一哭闹,她们就立即喂奶。)

因此,只要孩子哭了,就去喂喂他。如果他自己把奶头吐出来或是用别的方式表示不想吃,你才可以判断他哭并不是因为饿了,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如果希望孩子有一个坚实、健康的自我概念,你就需要打好基础——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对自己、对世界基本的信任态度,为此,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孩子一饿就喂他。当孩子用哭声表示饥饿后能够立刻得到满足的话,他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好地方,吃饱了真舒服啊。我喜欢妈妈抱着我,喂我吃奶,好温暖呀。来到这个世界上真不错,这个地方又安全又让人满足,因为每当我说我饿了,就有奶吃。我想以后一切都会非常顺利的。”

孩子的第二个基本需求是温暖。这个话题就不用展开了,因为99%的母亲都会注意让孩子穿得足够暖和,不会挨冻。

 

接受孩子的睡眠习惯

第三个基本需求是睡眠。这一点孩子会自己调节,他会保证自己睡得足够长,睡够了也会自然醒来。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谈几个关于睡眠习惯和睡眠方式的要点,相信会对父母有所帮助。

孩子睡觉的时候,家里人不必静声屏气,生怕弄出一点儿声音。典型的情况是母亲蹑手蹑脚地穿过房间,急冲到门前小声说:“嘘——宝宝在睡觉!”这样的小心翼翼没有任何必要。因为在你费心创造出无声环境的同时,也是在制约孩子,使得他日后只能习惯在人造的、无声的环境里才能安睡。所以当孩子入睡后,尽管做你该做的事情,在隔壁房间听广播、看电视也没有关系。

关于婴儿睡眠方式的另外一点是,他们的睡眠模式完全不同于大人的。小的时候,他们吃完奶会接着睡觉,不会影响大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两次喂奶之间醒着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在白天还不是问题,到了夜里就很难应对。夜里喂奶以后,你多么想接着睡啊,因为早晨还要早起。可是婴儿不懂,他吃饱了奶很舒服,不想立刻回去睡觉,而是想玩一会儿,享受这段醒着的时间。

有的时候,婴儿在夜里醒来会莫名其妙哭个不停。哭的原因可能是呛到奶了,或是胃里不舒服,总之你束手无策,就连爱抚和拥抱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们俩在一旁困得头昏脑涨,望眼欲穿地等着他停止哭泣,自己好接着睡觉。这种时候,你会意识到你文明的外表下竟然掩藏着一个原始的、野蛮的自我。你会变得对婴儿怒不可遏,甚至有冲动想打他,抓着他晃动,对他咆哮:“闭嘴!我要睡觉!”

正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你带孩子要经历如此痛苦的时刻,许多父母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深感自责。实际上,你会有这样狂躁的情绪,正说明你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父亲或母亲。请注意我的用词,我说的是“情绪”。如果你真的失去自控力动手打了孩子,那么你就要看心理医生了。在极度困倦的情况下感到绝望和气愤是正常的,但是你应当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婴儿提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不仅可以在汽车里使用,还可以用来搬动婴儿。此外,把孩子放在婴儿提篮上也更便于照看,还可以借此给他换个睡眠环境。有时孩子不愿意在婴儿床上睡,却能在提篮里坐着睡着。

请记住,大多数婴儿都会给父母的睡眠带来一些困扰和不便,因为不管婴儿的睡眠和清醒模式如何,他们的睡眠习惯毕竟和大人的睡眠习惯是不一样的。

 

乐观对待尿布

孩子的另一个基本需求是通过大小便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和睡觉一样,孩子会自己控制好这个需求,一般不会有问题,除非你错误地在一岁以前开始大小便训练。

由于自己童年的经历,你可能对脏兮兮的尿布感到恶心。即便如此,你也尽量不要把这种反感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因为他对自己的排泄物并不觉得恶心。你把厌恶的情绪传递给他,唯一的后果就是为日后的大小便训练制造障碍。

许多母亲自己对脏尿布、湿尿布有负面的感觉,就猜想孩子也是一样,因此,尿布一脏就迫不及待地换掉。你完全可以放松些,只要房间不冷,孩子一般不会在意尿布脏了还是湿了。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当孩子可以一觉睡到天亮的时候,你不必强迫自己在夜里起来更换尿布。

请不要误会我的观点而拖很久才给孩子换一次尿布,以致让孩子得了尿布疹。我想说明的是,在给孩子换尿布的问题上,大多数的父母完全可以更放松一些。

 

让孩子感受到身体接触的温暖

爱抚也是婴儿的一个基本需求,哈里·哈洛博士(Dr. HarryHarlow)称其为“身体接触的温暖”。婴儿无法知道自己被人疼爱,除非大人用身体接触的方式将这种爱表达出来——抱他,爱抚他,逗弄他,和他说话,给他唱歌。

这一点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在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中,哈里·哈洛博士用毛巾布做成假的猴妈妈,用奶瓶喂养恒河猴的幼崽。尽管幼崽不缺营养,却没有得到足够多身体接触的温暖。假的猴妈妈当然不会拥抱他们,幼崽也得不到任何爱的表示。实验的结果是,这些幼崽长大以后成为缺乏社会性的猴子,它们无法和异性交配,还表现出十分怪异的习性,很像人类社会中见到的精神病患者。

当然,我们不能在婴儿身上做类似的实验,没有人会忍心剥夺他们被爱抚的权利,只为验证他们日后是否也会变成缺乏社会性的成人。然而,历史却记载了这么一个发生在13世纪的悲惨的人类“实验”。实验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是实验本身,却从一个极为悲怆的视角验证了我们的观点。

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想探索人类的“原始语言”,他认为,只要让孩子在没有语言的环境里成长,就能找出答案。他的依据是,孩子在这种环境里长到应该开口说话的年纪,说出的必定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于是他命令乳母和护士正常喂养婴儿,给他们洗澡,但是不能和他们说话。他猜测,这些孩子开口说出的要么是希伯来语,要么是希腊语,要么就是拉丁语,如此一来,就知道哪种是人类原始的语言了。可是结果非常悲惨,孩子们都死了。人们猜测,乳母和护士不被允许对孩子说话,致使孩子缺乏身体接触和母性的关爱,是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

针对孤儿院孩子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同样的观点。尽管孩子们有足够的食物,但是照顾他们的人没有时间去搂抱每一个孩子,也不可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母爱。在孤儿院这样情感贫瘠、缺乏刺激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健全之处。

因此,绝不要担心宠坏了婴儿!你的婴儿需要知道自己被人疼爱,张开双臂去拥抱他吧。每当你的心中充盈着浓浓的母爱,请尽情地亲吻他,逗弄他,搂抱他,给他唱歌,同他嬉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明白母亲是如此深深地爱着自己。

最初的人际关系

写到这里,我们谈的都是婴儿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看上去仿佛是毫无关联、相互独立的,实则不然,所有这些基本需求都是由你这个母亲来满足的,其他人只是在帮助你。换句话说,通常情况下,是你一个人在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在忙忙碌碌中,你也就不知不觉地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情感需求。

婴儿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和他人的情感联系就建立在你的身上,这是他日后与人交往的基础。如果你们的情感关系良好,如果婴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你是诚心实意地照顾他,努力满足他的需求,他将会对生活的美好抱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态度。倘若你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那么在第一年结束的时候,你就会在他身上看到坚实的自我概念的萌芽,面对生活,他会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帮助孩子认识眼前的世界——智力发展的需要

孩子不仅有情感上的基本需求,还有智力上的基本需求。要想很好地理解这些需求,我们首先要明白婴儿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婴儿眼中的世界,有如一部逐渐清晰起来的影片。

打个比方,你坐在椅子上看书,你清楚地知道坐的椅子、念的书、照明的灯都不是“你”。然而,婴儿不明白这一点,他还无法分清“什么是我”和“什么不是我”之间的区别。

许多成人可能很难理解这一点,多年来,周围世界中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于我们实在是太清楚平常的概念,我们无法明白婴儿起初怎么会没有“我”的概念。要知道,婴儿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什么是“我”。当他第一次发现这个“我”竟然可以随意支配手指和脚趾动作的时候,是那么兴高采烈,虽然他对这个小发现的大惊喜在我们看来很是滑稽。婴儿突然意识到他竟然想什么时候动动手指或是脚趾都可以办到,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常见的场景:婴儿独自坐着兴奋地晃动手指,非常陶醉地体验着这个新发现的力量。

“婴儿眼中的世界,有如一部逐渐清晰起来的影片。”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只要你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智力刺激,就能够帮助他使眼中的世界逐渐清晰起来。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孩子看得越多,听得越多,就会越想看,越想听。”

韦恩·丹尼斯博士(Dr. Wayne Dennis)在德黑兰的三所孤儿院做了一项研究,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在第一所孤儿院中,大部分婴儿尚未满月就被送进来了,他们被安置在独立的小床里,整天仰面躺在柔软的床垫上,在自己学会之前,没有人帮助他们坐起来,也没有人帮助他们翻身。衣服脏了才有人来换,每隔一天洗一次澡,牛奶是用固定在床边的奶瓶喂的,偶尔有保育人员来喂些半固体食物。他们没有任何玩具和其他可玩的东西。可以说,这些婴儿终日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感官和智力刺激的环境里。当他们长到3岁左右,被送往第二所环境相同的孤儿院。

丹尼斯发现在1~2岁的孩子中,只有不到半数能够坐起来,并且无人能够行走。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几乎所有正常的美国婴儿,只要不是生活在慈善机构中的,基本上9个月大就会坐,15个月就会走路。第一所孤儿院2岁的孩子中,能够抓住手或椅子自己站立的不到一半,会走路的不到10%。丹尼斯还发现在第二所孤儿院中,只有15%的孩子学会了独自行走。

接下来在贝鲁特的一所孤儿院的研究中,丹尼斯挑选了一组7~12个月的婴儿。这些孩子都不会自己坐,丹尼斯安排他们接受一系列感官方面的刺激。每天一个小时,孩子们离开小床,被带到隔壁房间,坐在小椅子上,面前放着丰富的物品,可以看,也可以玩耍,其中有鲜花、纸袋、彩色海绵、金属盒盖、塑料苍蝇拍、亮晶晶的果冻模型、五颜六色的塑料盘、小塑料瓶和金属烟灰缸。大人的陪伴和帮助虽然可以让游戏更具刺激性,然而这些孩子还是独自玩耍。

每天一个小时,即使靠着这样微不足道的刺激,所有的孩子都很快学会了独坐。部分孩子开始非常犹豫,但是最终都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仅通过玩这些物品而获得的感官刺激,就使得孩子们进步的速度高于平均水平4倍,且不说倘若有大人的陪伴,这种刺激将会更加丰富。

通过研究美国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之间认知发展的差异,也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同样是3~4岁的儿童,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上都要高出贫困家庭的孩子。这是因为,富裕家庭的孩子自婴儿阶段起就接受到更丰富的感官刺激,他们可玩的东西不仅数量多,种类也更加丰富。母亲不仅把这些东西拿给他们玩,还会对他们的游戏有所回应,同时也会常常对孩子说起这些物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

简而言之,新的研究已经不再支持过去的观点,即每个孩子的智力天生已经确定。新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决定了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智力水平的潜在最大值。这个值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可能是天才的智力,有的可能是平均水平的智力,有的则可能低于平均水平。每个孩子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最大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最初5年中受到多少感官和智力上的刺激。

由此可见,给孩子提供感官和智力上的刺激是多么重要。我们应当尽可能给他提供好玩的、可用来刺激感官的东西,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给孩子准备一些可以用来抓、咬、啃、拆的物品,可以是简单的家用物品,譬如干净的布块,孩子可以揉、可以咬;塑料的瓶子和盘子,孩子可以抓取,也可以敲打;玻璃纸,孩子可以揉搓,弄出声音;金属镜子,孩子可以看到自己;还可以是衣服夹子、牙刷、纸袋子、空纸箱,或者厨房用品,如锅和铲子。这个清单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当然,这个月龄的孩子会把拿到的东西往嘴里塞,必须注意不要给他可能被吞下去的小东西。

市场上也有许多设计精巧的玩具,可以用来刺激感官和智力。比如挂在小床和摇篮边的活动玩具,孩子可以敲打,也可以拉扯上面的圆环和小棒子。另外,还可以在婴儿的床边放置一个透明的塑料鱼缸,孩子可以观看里面游动的小鱼儿。

感官刺激的玩具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任何色彩鲜艳的、小婴儿可以摆弄的物品,只要足够大,对婴儿不构成危险,都可以作为感官刺激的玩具。在家里搜寻一下,或是到杂货店转转,看看能为孩子制作哪些既简单又便宜的感官刺激玩具。

归根结底,不要忘了一点:不论孩子有多少玩具,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最喜欢的、最有价值的感官刺激玩具。

按照你喜爱的方式和婴儿说话,陪婴儿玩耍,可以先从说话入手。许多母亲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和洗澡的时候都一言不发。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和孩子说说话呢?告诉孩子你都在做些什么。虽然孩子不会明白你说的内容,但是他会从你的声音中接收到感官和智力的刺激信号。

对婴儿说些什么呢?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比如说:“洗澡的时间到啦,宝宝多幸福啊——你在水里肯定玩得很开心的。”或者,“现在该换尿布啦,小东西,我们把尿布拿下来——这样拿下来——然后呢,把新的尿布穿上去。好啦,穿好啦!”每个母亲一定都有自己愿意对孩子说的话、愿意对孩子唱的歌。

每当你给孩子唱歌、对他说话、和他玩耍,或者是轻轻摇晃他,弄出好玩的声响时,都在给予他感官上的刺激,这些刺激将会促进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你自己也会从中感受到欢乐,不是吗?许多父母标榜孩子很“乖”,整日安安静静,没有什么要求,自己可以从容地做家务并照顾其他孩子的需求。其实他们恰恰错失了这样的快乐,而且这样的“乖孩子”也失去了本可以让他的智力潜能最大化的感官上的刺激。

当然也不要走极端,误以为只要孩子醒着,就必须不停地陪他玩。即使有人帮你做家务,即使你不需要照顾其他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一直和他玩耍。千万不要把和孩子玩当成一种义务,而是要把它看作有趣的事情。当你想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就和他说,想玩的时候就和他玩,想爱抚他的时候就爱抚他。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享受和孩子共度的时光,孩子也才能从中感受到欢乐。

 

婴儿期鸟瞰

接下来我想对婴儿期,也就是生命的第一年,做一个总体的介绍。

为行文方便起见,我将整个婴儿期按照3个月的时间段做了划分。我希望通过这个概述,使你了解到婴儿在第一年生长和发展的总体情况,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法,谈一谈怎样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

1~3个月:开发孩子的参与意识

你的新生儿是一个绝对独一无二的个体。

许多研究表明,新生儿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差异。有的性格主动,有的性格被动。他们对光线、声音和触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看到乳头或奶瓶时的兴奋程度不同,性情不同,肌肉的结实程度不同,血液的化学组成不同,荷尔蒙的平衡也不同。

我的两个儿子刚出生时表示饥饿的哭喊方式就有很大区别。大儿子兰迪饿醒时,会用刺耳的哭声告诉我们,几条街以外都能听到,直到奶瓶塞进嘴巴他才会停止啼哭。而小儿子卢思提的方式则完全不同,他醒来之后会愉快地独自玩上几分钟,表示饥饿的哭声是渐进的,好比闹钟开始轻轻地响,如果你不去按掉,声音才越来越大,直到变成刺耳的铃声。卢思提开始只会低声哭泣,只有实在没人理会以后才会放声大哭。

他们俩都是男孩,一母所生,有着相同的遗传基因,然而两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却从出生之日起就有着天壤之别。

你的孩子也是独一无二的,请尊重每个孩子的特性。你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复制某个特定年龄、特定发展阶段的标准。现在,在充分理解孩子绝对的独特性的基础上,让我们来谈一谈婴儿生命之初3个月的一般特征。

大部分时间新生儿都在睡觉,有时每天能睡20个小时(再次强调,你的孩子可能不是这样)。前3个月里,婴儿是被动的、安宁的。他还不能抬头,不会翻身(除非是不小心掉下来),也无法晃动自己的手指和脚趾。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巨大无比、嘈杂混乱的地方。尽管他一出生就会注意到人脸,但是还不能区分不同的脸孔。然而婴儿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在脑中储存大量信息。罗伯特·范茨博士(Robert Fantz)最近的研究显示,新生儿能够区分不同的视觉图形。他证明,在一个黑白图形和一片没有形状的彩色之间,新生儿注视前者的时间更长;同时,在一个粗略的人脸图形和同样线条组成的没有意义的图样之间,新生儿会花更长时间注视人脸图形。刘易斯·利佩斯特博士(Lewis Lipest)也证明,几天大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和气味,当这些声音和气味重复出现的时候,他很快就会习惯。

这些研究成果说明,新生儿把他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信息都储存在大脑里。他一出生就能够体验到感官带来的愉悦,而一旦他懂得享受感官的愉悦,你就可以和他玩耍了。我所说的玩耍不是指把他高高地抛起,也不是和他藏猫猫,而是按照他依然稚嫩的发展水平玩些简单的游戏。

和婴儿玩耍可以从听觉入手。新生儿的听觉很敏感,突如其来的响声会把他吓一跳。他喜欢和声细语,喜欢轻柔的歌声,听到大人的脚步声,他会慢慢学着停止哭泣,掌握了这一点,你就知道如何和他玩耍了。你可以同他说说话、唱唱歌,弄出些好玩的声音,也可以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或者让他聆听各式各样的声音:钟表的滴答声、节拍器的声音、勺子敲打玻璃的叮咚声。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看上去并没有反应,其实这些声音都已经储存在他的大脑里了。你给到孩子的正是宝贵的感官刺激。

皮肤也是一个重要的感官刺激媒介,婴儿都非常喜欢肌肤的接触,喜欢大人轻轻拍打他们。你可以在洗澡前后给婴儿做5分钟的“按摩”,但是千万不要把这当成苦差事,如果强迫自己就起不到效果了。你也可以给孩子做些简单的“体操”,这是能够促进肌肉张力的身体游戏。孩子仰卧时,可以拉着他的手臂往两边伸展,再合拢放回胸前,重复几次;也可以举起他的腿,像骑自行车那样缓慢地踢动。一旦他找到规律,就会开心地笑起来,做动作的同时,你再唱些有韵律的歌曲或发出好玩的声音,婴儿会更有兴致。

视觉是另一个感官刺激的路径。摇篮是婴儿的全部世界,多么枯燥无味的地方啊!试想一下,你自己能够忍受一个四面白墙、单调乏味的屋子吗?我们可以增加视觉的装点,让小摇篮生动活泼起来。比如找一些颜色鲜艳的布块、纸张或者造型夸张的塑料制品,挂在摇篮的两侧或者上方。也可以买一个床铃,或者自己做一个:找一些发亮的铝箔、纸张、硬纸板、彩色的纽扣,或者其他好玩的东西,把它们用绳子或铁丝穿起来。

许多母亲把床铃悬挂在婴儿的头顶上,在孩子出生后前6周,这种摆放位置是错误的。因为在前6周当孩子仰卧的时候,他的头不是朝向左就是朝向右,因此,床铃应当相应地挂在床的左侧或者右侧。孩子满6周后,生理上有能力自己转动头了,才可能仰面看天花板。

不要让婴儿长时间地躺在摇篮里,有机会的话让他躺在你的膝盖上,看看新鲜的场景,也可以用婴儿提篮拎着他去看看别的房间。有些母亲用婴儿背带一边背着孩子一边做家务,不是每个母亲都喜欢这样做,但是如果你喜欢这种方式,孩子就有机会看到变化的风景。

孩子生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无论你对他说话还是唱歌,他只是被动地把这些信息储存到大脑中,并不会主动回应。等他长到两个月大,你会发现一些变化。这时你对他讲话,和他做游戏,或者嘴巴里发出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好玩的声音时,就会发现小婴儿在努力地“回答”你呢。他的嘴巴会颤动,好像是在艰难地弄出声音好回应你。不久以后,这样的回答会演变成婴儿与母亲之间特殊的“谈话”。

这个月龄的婴儿在努力“交谈”的同时,还有一个类似的重要的发展内容:视觉引导下的抓取动作,这是婴儿掌控外部世界过程中的重要突破之一。视觉引导下的抓取动作是指婴儿能够同时看到、够到并触摸到物体,这个新的能力为婴儿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孩子到了两个月,你就可以用些简单的自制玩具帮助他发展这个能力。准备几个颜色鲜艳的小号婴儿袜子,可以是大红色和亮黄色。首先剪掉袜子的脚趾部分,然后在边上开一个小洞,让大拇指从小洞里伸出来,其他四个手指从剪掉的脚趾部分伸出来,一双鲜艳的婴儿无指手套就做好了。

起初,当孩子摆动双臂的时候,他意识不到这副手套和这双手是自己的。给孩子戴上这种“袜子手套”可以帮助他更快地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激发视觉引导下抓取动作的发展。

我再介绍一个丰富婴儿视觉环境的方法。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每天在整理台上换尿布,这样的环境是多么单调乏味?婴儿只能仰面躺着朝上看,多么枯燥!可以考虑在整理台边上放一面镜子,这样一来,不论是换尿布还是洗澡,孩子既能看见你的动作,也能看见自己,视觉的环境就会更有趣味。

除了有趣的视觉环境,小婴儿还需要一个可以参与的环境。他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除了对孩子说话,给孩子唱歌,你还要对孩子发出的声音有所回应。婴儿很早就会玩和声音有关的游戏了。当他咿咿呀呀、叽里嘟噜发声的时候,你若用同样的声音回应他,他会非常高兴,因为他通过这样的行动得到了周围环境的反馈。于是他会像得到一件新玩具那样,渴望发出更多的声音,以便再从周围环境获得同样的反馈。

从这些声音的交流中,婴儿正在学习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他逐渐知道他有能力做一些影响周围环境的事情。他明白自己可以参与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即使他还很小,这个经验也有助于建立他最初的自信心和培养外向的性格。

父母可以自己制作布垫, 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参与的环境。做起来很简单,把不同质地的布块像打补丁那样缝在一个两平方英尺(约等于0.18平方米——编者注,下同)的橡皮软垫上。孩子可以用手去抓布块,感受不同的质感。小手只需稍稍移动到另外一块布上就会有新的体验,这样一个互动的环境会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我再介绍一种自制玩具:准备一根橡皮筋或者细绳,把不同的物品挂在上面,可以是婴儿调羹,也可以是能出声的玩具或颜色鲜艳的塑料手链等。这些物品必须是安全的,不要悬挂婴儿可能放到嘴里导致窒息的小东西。把这根挂满好东西的绳子悬在婴儿面前,让他伸手就能够到。确保绳子和橡皮筋足够结实、足够粗,不会缠绕孩子的手和手指导致血液不流通。记住,不要用细线来悬挂玩具。

通过这些简单的自制玩具,父母就可让小婴儿置身于丰富多样的物品和环境中,并借此丰富他成长中的个性。同时你也在教他明白:只要对环境施加影响,环境就会作出回应。因此,父母能为这个阶段的婴儿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供适当的环境,让他懂得自己的行为能够对环境产生实际的影响。

 

3~6个月:满足孩子最初的探索欲望

3个月是一个转折点。

满3个月的婴儿可以抓取物品了。这个动作标志着婴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无助地被动适应环境过渡到积极主动地操控环境、探索世界。

3个月以前,婴儿是靠眼睛、耳朵和嘴巴(吮吸的动作)来探索世界的。现在婴儿开始用手来探索了,他逐渐表现出格塞尔博士所说的“触摸的渴望”,喜欢抓,喜欢触摸,喜欢感受不同物体的质地并摆弄它们。到了4个月的时候,婴儿的双手就更灵活了。就像他曾经通过眼睛看明白物品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一样,现在通过双手,婴儿明白了物体还有其他特征:软硬、质地。

4个月大的婴儿如饥似渴地研究他能够抓到、握住的物体:软和硬,粗糙和光滑,干燥和潮湿,还有那毛茸茸的感觉。这种探索的热情和渴望绝对超过任何一个研究物质世界的科学家的干劲。请充分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尽情探索吧!把各种各样的物品放在婴儿双手可及之处,让他充分地触摸、感受、摆弄。这个年龄的孩子会尤其喜欢你为他制作的布垫。

这么大的孩子开始喜欢把拿到的东西放进嘴里,嘴巴好像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之一,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好几年。婴儿好比在对自己说:“不把这个东西放到嘴巴里,我怎么知道它是什么呢?”因此,给婴儿准备一个安全的环境非常重要。易碎的悬挂物品,漂亮但尖锐的、能吞下去的物品,尽管在婴儿更小的时候可以丰富他的视觉环境,现在却都必须收起来。这段时期的玩具一定是结实、孩子吞不下去、不会呛到的东西。

这么大的婴儿可以玩有声玩具了。商店里此类玩具品种繁多,有一种虽然是给大孩子设计的,但是很受小婴儿的欢迎,这是一种名为甘比(Gumby)的可以弯曲的橡皮玩偶,可以咬,也可以摆弄。橡皮有声玩具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不过有的玩具里面藏有金属哨子,如果被婴儿挖出来或者时间长了自己掉出来,都有可能呛到婴儿。

这么大的婴儿也可以玩柔软的毛绒玩具和娃娃了。要防备一些安全隐患,比如说玻璃做的眼睛,婴儿玩着玩着,玻璃眼珠可能会松掉呛到婴儿的喉咙里去。毛绒玩具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做。可洗的部分用旧的毛巾、帆布或油布做,填充料可以用泡沫胶、棉花,也可以是旧的尼龙袜。

你也可以到宠物用品店挑选玩具。橡胶响铃骨、多纳圈和内置小铃铛的球,这些不仅小狗喜欢,小婴儿也喜欢玩。 

许多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使用游戏围栏了。在婴儿学会坐、学会爬、学会在地板上自由行动之前,把他放进围栏玩耍是最合适的。如果等孩子长大后再把他放进围栏,孩子会把这当成一种束缚。婴儿玩耍的时候,把围栏放在房间里、厨房里你视线可及范围之内,这样孩子不仅有你的陪伴,还可以看见你在做什么。当然你不在周围的时候,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围栏里,让婴儿独自玩耍。

 

6~9个月:给孩子研究和适应环境的时间

一般来说,婴儿长到6个月后会开始怕生。在生命最初的6个月里,小婴儿知道了哪些是熟悉的面孔,哪些是熟悉的人。到了6个月大,他已经比较成熟,能够辨别出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人。因此,让他接触陌生人的时候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千万不要让他突然一下子进入新环境。如果一开始他表现出恐惧并哭闹,就说明他很害怕新的环境,这时一定要给他更多的时间去适应。

这么大的婴儿喜欢叽里嘟噜地发出声音。两三个月大的时候,他是无意识地发出一些没有含义的声音,现在已经可以和妈妈玩一些语言游戏了。7个月大的时候,很多婴儿会长出第一颗牙齿。长牙时婴儿会迫切地想咬东西,父母需要给他提供可以咬的玩具。

6~9个月大的婴儿对重复非常着迷。他喜欢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动作,直到他认为自己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比如,他喜欢把一样物品往餐台或宝宝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敲啊敲。大人对如此单调的重复很快会厌倦,根本无法理解婴儿在重复的动作中获得了多大的快乐。

6个月大的小婴儿发现了模仿的乐趣。模仿是最强大的社会性动机之一,这个动机将贯穿整个童年阶段。6个月大的婴儿会模仿父母的手势,如用海绵擦拭食物,也会模仿父母的说话声。正是通过模仿,婴儿在学会讲话之前就早有办法让别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仿佛一个在异国旅行的人,虽然语言不通,却能够通过发出声音和比比划划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婴儿长到8个月大,一般就会爬了。这个动作的发展使得他立刻有能力去更积极地探索、研究周围的环境。

8~9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可以不再用浴盆而改用浴缸洗澡了。水必须浅,因为不小心照看的话婴儿可能会溺水。可以在浴缸里放些浮水玩具、可洗的布块以及塑料杯子,这些就组成了一个崭新的乐园。水中游戏是婴儿喜欢的一大游戏,这个爱好可能源于他漂浮在羊水中的温暖记忆。不论原因究竟是什么,总之水中游戏是小孩子最舒适、最放松的游戏之一。

婴儿学会原地蠕动打转以后,就很快能够爬行了。两者的区别在于蠕动打转时肚子着地,而爬行的时候躯体不接触地面。一旦婴儿学会了爬行,尤其是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以后,大人要注意清除家里的危险物品。任何可能伤害婴儿的东西都要收起来,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要彻底检查地板,以免留有安全别针、图钉、钉子或者其他婴儿可能吞下的小东西。记住:婴儿可能把任何抓到的东西放进嘴巴!只要看到突起的物体,他就想去拉;只要看到绳子和线,他就想去拨弄。此外,当我们的小探索家仰面拿东西的时候,要确保不会有任何尖锐、危险的物品会被他拉下来砸到自己。

不要一直把婴儿关在游戏围栏中,偶尔可以让他出来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或是有防护的、没有危险的大房间里玩一会儿,这些都将是婴儿探索的新天地。6~9个月大的婴儿有浓厚的兴趣了解周围环境,往往可以独自高高兴兴地一次玩上半个小时。对于这个月龄的孩子,家里的普通物品就是很好的玩具。

一旦婴儿掌握了松开手让东西掉下来这项新技能,母亲满地拣东西的苦日子就开始了。这项技能的获取是婴儿生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体哪个月龄掌握这项技能因人而异。一旦学会,婴儿就有了一个新玩法:让东西掉下去,把东西扔出去。看!东西飞到游戏围栏外面去了,东西从餐桌上掉下去了,从宝宝椅上砰的一声掉下去了!孩子这样做绝不是故意惹你生气,他不过是在试图了解周围世界的特征。他正在探索手的力量和重力法则之间的关系,尽管他还不能把这种关联用语言表达出来。

 

9~12个月:激发孩子的语言发展

有些孩子9个月学会走路,有的12个月开始走,还有的要到14、15个月才开始走路。不管具体的月龄,在婴儿生命第一年的最后3个月里,他都完成了从水平活动到垂直活动的转变。换尿布、换衣服的时候,他不再是被动地、安静地躺着,而是扭来扭去动个不停。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会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配合你给他穿衣服的动作。

这个月龄的婴儿有能力玩复杂一点的游戏,比如父母一边打拍子一边让婴儿拍手,或者其他传统的模仿游戏。尽管他还不会说话,但是别人对他说的话他许多都听得懂,包括一些简单的命令。他甚至会讲出一些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关键词,如饭饭和洗洗。

现在是教他认识周围物品名称的时候了。做起来很简单,对他说单个的词,指出周围的物品和形状,告诉他相应的名称是什么。洗澡的时候,可以把手伸进水里,哗啦哗啦地搅动几下,然后说“水”;喂苹果酱的时候说“苹果酱”;开车驶过一辆卡车的时候,指着它说“卡车”。这个“贴标签”的游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月龄的孩子只是把你说的话储存在脑子里,在今后的语言发展阶段才会重复你说的话。这个游戏是激发孩子语言发展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第一年的最后两三个月,可以让孩子开始接触书本。很多人会想:“什么,看书?太可笑了!这么大的孩子只会把书放在嘴里啃!”请记住,把东西放到嘴里啃是婴儿探索事物的方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书本。婴儿最初阅读的书本应该是布质或者厚纸板做的,毕竟他会去咬。这些书本不是故事书,因为这么大的孩子还听不懂故事,而是介绍日常物品(配有简单文字)的图画书。

这些书本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贴标签游戏。你给孩子看图片并大声念出文字,慢慢地,孩子就会有意愿自己摆弄书本了。他会轻轻地拍打书页,把书页揉皱,然后把书放进嘴巴里。再过一段时间,他会喜欢盯着这些图片看,也会在看的时候咿呀几声。这就是他的“阅读”,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在年幼的时候让孩子熟悉书本,就是为他打下阅读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他爱书的习惯。

这个月龄的孩子做游戏的主要方式是放进去、拿出来。平常的家用物品就是很好的玩具,一个大口的塑料瓶和许多可以放进去、拿出来的小东西就可以让他玩得爱不释手。也可以准备一个废纸篓,放些不用的信纸、信封或者广告宣传品,孩子也会很喜欢玩。

 

四个“不要”

在这一章里,我们谈了孩子生命第一年的发展情况,也介绍了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情感和智力上的最大发展。在结束本章之前,我还想请你特别注意一些父母不该做的事情。因为就是在婴儿期,缺乏经验的母亲特别容易受到一些自以为是的邻居的影响,这些人自诩“权威”却误导母亲做了一些毫无必要,甚至伤害孩子的事情,从而犯下严重的错误。为此,我总结了婴儿期的四个“不要”。

不要对婴儿的啼哭置之不理

这听上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许多母亲的确会对孩子的啼哭置之不理。我的一个学生曾经观察到这样的怪事,他写道: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不满三个月的小婴儿,婴儿的卧室正对着我家的厨房。每天晚上六点到七点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可以连续哭上一个钟头。几个月以来天天如此。婴儿渐渐长大,哭声也越来越响亮,他父母的解决办法是躲到听不见哭声的地方。他们还对我们解释说,孩子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过分的关注只会把他惯坏。

可是根据我从心理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来看,这个婴儿一定有不满足的地方,他一定需要关爱。我相信,以他这么小的年龄,父母担心的宠坏是毫无道理的。我想父母如此置之不理只会导致他严重地缺乏安全感,导致他对这个世界无法建立起基本的信任。

父母竟然如此无视孩子的需求,甚至对啼哭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实在让人费解。当一个婴儿试图告诉你他想要什么、他需要什么的时候,除了啼哭他还能说什么呢?婴儿哭的时候,一定是想要告诉你什么。如果周围的人一直对他想说的话不理不睬,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当他交流的努力被一再忽视后,小小心灵感受到的就是彻底的无助、沮丧、愤怒和深深的失望。

设想一下,你的丈夫刚到家,洗衣机就坏了。眼看水就要涌进屋里了,你赶紧请求丈夫解决。面对你急切的求助,他是什么反应呢?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他只顾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很吃惊,但是接着更大声更迫切地求助,他对你依然不理不睬。现在你被激怒了。你担心的不仅仅是洗衣机和屋子,你更急于知道:你和丈夫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对你说的话完全不理会?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他才不理你?你孤立无援地站在那里,完全不知如何是好。恍惚中觉得自己仿佛在演绎一部可怕的电影,自己就是几近崩溃的女主人公,没有人愿意听你说些什么。

我做这个类比是为了让你有些具体的概念,理解婴儿啼哭不止而父母不理不睬的时候,他心里是什么感觉。婴儿的哭声仿佛是在抗议:“过来看看我吧!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请你们过来一下吧!”但是没有人过去看他。受够这样的折磨之后,孩子还会认为生活是美好的吗?几乎不可能。他会对生活悲观失望,心中只有沮丧和愤怒。他会放弃,他的生活哲学会变成“还有什么用呢?”反正自己想的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孩子于是放弃了尝试的努力,渐渐变成缺乏正常进取心和斗志的人。

另外一类婴儿却不管大人是什么态度,就是不放弃。这样的孩子不会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用一种激烈的方式顽固抗争到底,从而获取别人的关注。我常常听到家长抱怨一些调皮捣蛋的大孩子:“他这样做无非就是要大人注意他。”确实如此,倘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好地满足了他的需求,那么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做出让父母头痛的事情了。

婴儿哭闹的时候,母亲会想:“他才吃过奶,尿布也换过了。既不冷,也没有什么东西扎到他,他实在没有理由哭。”于是她就丢下哭闹的孩子自顾做家务去了。这位母亲忘记了一点:婴儿的哭闹一定是有原因的。她应该想到的是自己没有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哭闹,因为没有哪个孩子会无缘无故啼哭。孩子哭就是想告诉我们某些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找出他哭的原因。

婴儿感到孤单时会哭。他和大人一样,也有孤独的感觉。大人孤单时可以找人一起喝喝咖啡,也可以打电话聊聊天,可是婴儿除了哭还能做什么呢?所以当他哭的时候,就好像在说:“我觉得好孤单,好想有人抱抱我,暖暖呼呼的才舒服。我也想有人抚摸我,给我唱唱歌,那样我就会感觉好多了。”

孤独感只是婴儿啼哭的原因之一。许多时候我们找不出原因,也没有办法让婴儿平静下来,喂奶、拥抱、唱歌,怎么都没法缓解他的不适,让他停止哭泣。这种时候他可能是胃里不舒服,或是肠绞痛,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我们可以给婴儿轻轻地揉揉肚子,给他喝点儿温水,他会感觉舒服些。有时,任何办法都不管用,那么就把他抱在怀里,让他紧紧贴着你,即便他还是肚子痛,也可能会停止啼哭。

婴儿极为疲倦需要睡觉时会发出一种非常嘈杂的哭声,母亲很快就能学会辨认这种有特点的哭声,知道不必担心,孩子几分钟后就会安然入睡。

任何方式的啼哭都是婴儿给我们的信号。听到哭声时,你是选择置之不理,还是想办法找出他不舒服的原因,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婴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着巨大差别。

 

不要对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

有时我会发现一些母亲尝试对周岁以前的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这是一种罕见却极为严重的错误。有一位母亲曾经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我的诊所,她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个小女孩有一连串的心理问题,她非常害怕去学校,不会交朋友,总是黏着母亲不放,无法和其他孩子正常交往。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依然常常尿床。

每当我看到5岁以上的儿童尿床,便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孩子的大小便训练出过问题。一般来说,孩子尿床是潜意识里(无意识的,不是故意的)为自己当年练习大小便时感受到的屈辱对父母做出的报复。

这位母亲在女儿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她大小便。我问她为什么开始这么早,她告诉我:“嗯,我那时不觉得早。她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当时我不懂怎么带小孩。一个邻居告诉我现在开始训练正是时候,她还说自己的孩子一岁就知道自己大小便了。再说,训练进行得很顺利,喂完奶我把她放在尿盆上,她一会儿就拉出来了,像时钟一样准。”

我告诉她,被训练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她的女儿,听到这里,她很吃惊。其实,她的女儿并没有学会照顾自己的生理需求,不过是在被动地回应妈妈的要求,是妈妈在训练自己照顾女儿的需求。我问她,这个所谓的“大小便训练”后来进行得怎么样?孩子怎么现在开始尿床了呢?她有些难为情地对我说:“我也不明白,就好像她学会走路了以后又退步了,我只好重头再来一遍,可这时她却开始每晚尿床了。”我告诉她,小女孩不是退步了,她从来没有真正学会怎样自己控制大小便。

孩子需要掌握一些复杂的技能后,才能够接受大小便的训练,其中包括对括约肌的神经肌肉的控制。大多数孩子两岁以前神经肌肉的控制还没有发育完善,不适合进行大小便训练。开始训练的适当年龄是两岁,不是婴儿期。你当然可以在孩子一岁以前开始训练,但是为此去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个人以为,这个代价实在不值得。

 

不要担心宠坏孩子

对不同的人,“溺爱”有不同的含义。

一个8岁的孩子,总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得不到一顶帽子就放声大哭,不能接受别人对他说“不”,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经常乱发脾气, 无端耍赖,挑三拣四,这样的孩子的确是被“宠坏”了。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溺爱”:当一个孩子的心理已经足够成熟,应当可以放弃一些幼稚行为的时候,大人仍然允许孩子保留这些幼稚的行为。上文举例的8岁儿童的行为符合2岁孩子的年龄,但是不符合8岁儿童的年龄,他的父母很可能从未鼓励或者要求他超越2岁的状态。

但是,我必须强调这个但是,“溺爱”根本不是一个可以用在小婴儿身上的概念。如果我们要求一个5岁的孩子停止幼稚的举动,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5岁的孩子在心理上完全有能力不再像婴儿那样行事。但是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婴儿停止幼稚的举动,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就是一个婴儿,如果不像婴儿般行事,他能够怎么做呢?他有权利表现得幼稚。

如果我们把“溺爱”这个字眼忘掉,就能更好地理解婴儿和儿童。“溺爱孩子”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说法,这个概念产生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办法科学地研究儿童的行为。“溺爱”言下之意就是,倘若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太关心他,那么等到他长大成人就会毁掉他。要知道,关心年幼的孩子绝不会伤害到他;然而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如果你过于纵容他,不敢严厉要求,不敢立规矩,任凭他随心所欲——则的确会害了孩子,这些同关心有着天壤之别。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妈妈担心自己会把孩子宠坏。特别是当有自以为是的朋友和邻居规劝她:“你最好不要这样,否则一定会宠坏孩子的。”你也许会听到有些妈妈说:“我真是把他宠坏了——我本来不想这样,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也有的爸爸会说:“他一哭就抱怎么行——你这样会把他宠坏的。他早晚要明白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越早学越好。”

从这些议论看出,人们对婴儿的天性有着深深的误解。毋庸置疑,孩子必须明白他们不能总是随心所欲。如果他终究无法明白这一点的话,那么可以说他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问题是我们应该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开始教导呢?2个月?3个月?还是9个月?都太早了。把失望的情绪强加于如此稚嫩的年纪,还以为这样就是在教他学会应付日后生活的挫折,多么荒唐的想法啊!

可以这么说:你绝无可能宠坏一个婴儿。敞开你的心尽情地拥抱他吧,给他唱歌,和他说话,饿了就喂他,哭了就照顾他,他绝对不会被你宠坏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理想的情况是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而不让他有一丝一毫的失望。他的自我,或者说他的自我意识还非常柔弱,非常不成熟,无法应付太多失望的情绪。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生活会让他明白什么叫作挫折。

 

不要让父亲忽视孩子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常常为一个问题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那么多父亲不愿意亲近孩子呢?20多年来,我不断地听到母亲们抱怨这个状况:“他都不肯抱抱孩子,说什么孩子太小了,怕掉下来。”“他把所有照顾宝宝的事情都推给我做。”“指望他喂奶、换尿布?开玩笑吧。”

有一点是清楚的,许多父亲似乎害怕婴儿,他们克服这种恐惧的办法就是尽可能避免和婴儿有亲密的接触。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做,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在现实中,许多父亲选择疏远婴儿,这一点对婴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和婴儿保持距离,父子之间就无法建立起亲密、温暖、挚爱的情感纽带,由此,从一开始父子关系就缺乏良好的基础。

在孩子的一生中,尤其是前五年的时间里,父子关系是仅次于母子关系的最重要的亲情。在下面的章节里,我会更详细地讨论父子关系的重要性。现在我想指出的是,父爱和母爱一样,从婴儿降生的一刹那就产生了。(尽管有一些父亲的行为会让你觉得,他们以为父爱至少要等到孩子两岁以后才会出现!)

需要说明一点,我并不是在这里号召父亲完全取代母亲去给婴儿喂奶,给他拍嗝、洗澡、换尿布。我的建议是,父亲要和母亲一起学习怎样照顾婴儿。无论男女,没有人天生就知道怎样正确地抱婴儿。我们大多数人一开始抱孩子都是笨手笨脚的,也都是慢慢习惯的。虽然医疗机构的培训可以帮助父母学习怎么带小孩,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在自己孩子身上练习。如果你从来没有把婴儿亲手抱在怀里,从来没有看过他洗澡时咯咯笑的模样,从来没有和他玩过藏猫猫,你又怎能体会到亲密无间的感觉呢?

如果你的先生对婴儿没有兴趣,那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他。首先要弄清楚他为什么没有热情。你可以设法了解一下他的成长背景,也许他的父亲过去就是这样冷漠地对待他,因此他便简单地复制自己经历过的不完整的父爱。也许他内心深处比你更加感到无所适从,却没有勇气承认这一点。不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都要想办法让他向你敞开心扉,让他想清楚自己缺失的是什么。你可以充分运用女性特有的智慧来唤醒他对婴儿的热爱。在有些父亲的身上,这个过程可能艰难而缓慢,但是不管怎样,你的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

良好的父子关系从婴儿期开始建立,而这些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有些父亲借口说现在工作忙碌,等孩子长大一些会有时间陪伴他。这样的说法实在是自欺欺人,因为等他觉醒过来的时候,小宝宝可能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很快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又进入了青春期,而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没有愿望和父亲建立亲密的关系了。那时再怎么努力都太迟了。正是由于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亲对他漠不关心,长大后,孩子对父亲的话也是置之不理,因为父亲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陌生人罢了。青春期的孩子和父亲之间沟通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时期的父子关系。而这个关系,追根溯源,开始于婴儿期。

 

*婴儿期综述*

我们探讨了在婴儿的第一年里父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现在我想对一岁以内的婴儿做一个整体的描述。

婴儿在生命的第一年学到了什么?

如果他饿了就能及时吃到奶,那么他就知道这个世界是个生活的好地方,因为在这里他吃饱的需求能够迅速得到满足。

如果他得到了充分的爱抚,那么他就知道自己被人爱:身体接触的温暖是让他明白这一点的唯一方式。

如果你把他的哭喊当作紧急信号而报以及时回应,他就知道每当他有需要,妈妈就会来帮助她。

如果他和无微不至照顾他的母亲有着温暖而挚爱的关系,那么他就获得了和他人建立深厚感情的体验,这个基础会帮助他长大以后与生活中的其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如果母亲和其他大人经常带他玩耍,给他提供适当的玩具,使他获得丰富的感官和情感方面的刺激,那么他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暗淡、沉闷的牢笼,而是一个奇妙的乐园。适当的感官和情感上的刺激,再加上探索、研究世界的充分自由,成就了孩子早期智力的发展。

如果孩子在第一年里体验到了上述几点,他就获得了对自己、对世界基本的信任和乐观的态度。基本的信任是自我概念这副眼镜上的第一层镜片,也是最重要的镜片。有了这个信任的态度,婴儿就能很好地步入下一个阶段:学步期。

 

03 学步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新的学习任务: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建立自信,但是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如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遭到严厉的惩罚或者被暗示为是一个“坏孩子”,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家

孩子一旦学会走路,就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学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新的学习任务:积极探索周围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建立自信,但是也有出现相反情况的风险:如果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遭到了严厉的惩罚或者被暗示为是一个“坏孩子”,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

自我概念眼镜的第一层镜片形成于婴儿期,在这个时期,婴儿对世界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或者不信任感。在学步期,孩子将要为自我概念眼镜加上第二层镜片:自信或者不自信。

一岁以前,孩子对周边环境的探索还很有限,而且是被动的。即使孩子已经学会了原地蠕动打转或是爬行,他的活动范围依然基本局限于一处。而当孩子意识到他有能力独立走遍整个屋子的时候,他对环境的探索才开始变成积极的。

在这个阶段,母亲也需要学习。孩子在学习探索环境的同时,母亲要学习去了解孩子会做出哪些惊人之举。母亲要学着变得敏感,当孩子不在身边时要对长时间的安静状态保持警惕。因为这样的安静可能意味着孩子正沉浸在一件母亲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里!母亲冲进安静的屋子,看见孩子正起劲地把口红涂到浴室墙壁上,或是聚精会神地把清洁剂当成沙子玩,此时清洁剂已经漫到了门后!

这段时期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宝贵的探索时期,每一位母亲必须事先做一个决定,是保留一个符合大人生活习惯的屋子呢,还是把它改造成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倘若母亲选择保留一个完全符合大人习惯的屋子,那么她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言语和行动上限制孩子的自由,不断地对孩子说“这不行,那不可以”,打孩子的手,阻止他碰这碰那。

许多母亲正是这样做的,她们试图在一个为大人设计的环境里养育一个学步期的孩子。从科学的育儿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学步期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无限精彩的乐园。学步期表现出的好奇心,和将来促使他在学业和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好奇心是一样的。不断打击孩子的好奇心,不仅会挫伤他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他怀疑自己,成长中的自信心同样会受到伤害。

我想用一个类比来表达: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在读五年级,教室里有丰富有趣的教具——各种主题的书籍、显微镜、鱼缸和许多科学图片。孩子拿起一本算术书读,突然,老师走过来打了一下孩子的手,说:“不行,不能碰这本书!”于是孩子放下书,走到显微镜那里看起来。一眨眼的工夫,老师又来了:“不能碰这个,放下!”再次遭到打击的孩子回到座位上读起了《金银岛》,不依不饶的老师又追过来说:“不许看书!”

不出几个星期,这样的限制就彻底打消了孩子在教室里学习的积极性。他很快就会觉得:“每当我有兴趣学些什么的时候,老师都批评我。我一定是个坏孩子,我还是不要学习了,不学的话老师可能会喜欢我。”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老师,你一定会愤怒地质问老师:“你为什么不断打击我的孩子?你在剥夺他的好奇心,你在毁掉他的自信!”你说的一点儿没错。

 

很多母亲没有意识到的是,她们自己在“家庭教室”里的行为,和这位老师在学校里做的如出一辙。她们训练孩子不动大人用的东西,这样一来母亲是省事了,可她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就是在训练孩子压制好奇心以及了解世界的本能冲动。

一旦孩子学会走路,母亲就应该从孩子的视角重新审视家里的摆设。首先要把易碎的、危险的物品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孩子应当有充分的自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无拘无束地了解周围的事物,而不会有弄伤自己的危险,也不会打碎你心爱的物品。因此,贵重的花瓶、瓷器、装饰品等都应当放到高处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要是孩子在家里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动的话,这个家就不是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这个时期母亲要格外小心,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步期的孩子仍然和婴儿差不多。英语中对学步期儿童的解释是“能够满地跑的婴儿”,这个解释非常贴切。他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仍然非常有限,还不会判断环境中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并且他可能把找到的任何东西都塞进嘴里。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尽管他还是个婴儿,毕竟已经可以四处走动了,在他眼中,一瓶家用漂白剂是个好玩的东西,可以扔到地上,可以往地上洒,当然他也可能把它弄到眼睛里。所以要特别注意家里潜在的危险,保护好孩子不受伤害。安全专家估计,如果父母采取了正确的防范措施并且清除了家中的危险,那么在所有导致婴儿严重受伤和死亡的事故中,50%~90%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不建议父母列一个详细的安全检查清单,更有效的方法是学着用孩子的眼光,而不是成人的眼光看待家里的摆设。对成人来说,药橱里的一瓶阿司匹林不过是头疼或身体疼时吃上一两片的东西,孩子却可能会觉得它是新奇的糖果,他当然不会知道吃下一整瓶这样的“糖果”是会致命的。

父母可以有步骤地、不慌不忙地检查一下整个屋子,包括地下室、后院和车库。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去评价,一边看一边问自己:“周围有没有什么孩子可能碰到的东西?有没有会被他吃进去、吞下去的危险品?”如果有,就立刻把这些东西拿开。下面我介绍几个检查时应该关注的地方,可能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排除有毒物品,所有有毒的物品和材料都应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仔细查看厨房洗碗槽的下面、洗衣房的低层隔板上、车库的地面上,确保孩子不会接触到下列有毒的材料:家用氨水、漂白剂、驱蚂蚁粉、液体车蜡、香烟、防冻剂、氯、洗涤剂、油漆稀释剂、含铅涂料、鞋油、烟斗用烟草、除草剂、家具蜡、杀虫喷剂、樟脑丸、灭蝇毒饵。

药橱是一个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成人小剂量服用的药品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药橱里的常用药有阿司匹林、安眠药、可待因糖浆、镇静剂、樟脑水,此外,里面很可能还有以前开的其他各种处方药,当时没有吃完,后来也没有扔掉。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把药橱(或者其他放有危险物品的橱柜)锁起来。

父母还要有敏锐的目光,经常环顾房间(特别要看地板),检查有没有钉子、剃须刀片、玩具的尖碎片、别针和其他类似的危险品。

学步期孩子的玩具必须足够大,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把玩具放到嘴里,也不至于吞下去被呛到。确保孩子不会接触到硬币、纽扣、缝衣针、别针、玻璃珠、回形针,等等。容易呛到的食物也不要给他吃,比如坚果、焦糖玉米和爆米花。

做饭的时候,锅和盘子都尽量往灶台后面放,避免孩子自己抓下来。水斗下面的垃圾桶和储藏区域特别危险,因为大人不经意扔掉的东西可能对孩子有潜在危险。

电是另一个潜在的危险。所有不常用的电源插座都应该用保护盖封起来,因为小孩子可能会好奇地把发夹或回形针伸进插座看看会发生什么。此外,浴盆周围绝对不要放收音机、可移动的电炉或其他电器。

家庭工作室常常对孩子有致命的危险,必须隔开或锁起来,禁止小孩子进去,否则,诸如机械工具、锯、刀、涂料、油灰之类的材料都可能被孩子当玩具玩。

孩子想去院子里玩耍的话(有小院子玩对孩子很有好处),最好把院子用篱笆围起来,这样孩子就不至于跑到外面而发生危险。学步期的孩子走得很快,很容易遇到危险,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建一道围墙,确保孩子既爬不上去,也钻不出去。

学步期的孩子经常会跑到大人想不到的地方,有时他会在你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时候飞快地穿越车道,因此汽车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周围如果有孩子,启动前要检查车的前后方和车下面。倒车要格外小心,很多事故都发生在母亲急急忙忙倒车进出的时候。停车时,注意拉上手刹,把排挡放在一挡的位置。如果车辆停在露天或者没有上锁的车库里,一定要关上车窗锁上车门。成人几乎无法想象孩子怎么会自己松开手刹,从车窗掉出去,或者把自己反锁在车里。相对来说,手摇车窗比自动车窗安全。离开一会儿去买东西时,绝对不能认为“这不过是片刻的事情”而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你和先生最好能坐下来设想一下有哪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因为危险通常都是在我们不注意时发生的。很显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有预先考虑过该怎么处理紧急情况。比如,出事的时候你会给医生打电话还是去就近医院?务必将应急时需要的电话号码贴在电话机旁边和车里:医生、医院、消防队、公安局和其他紧急情况下会用到的号码。家里人都要了解应急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注意不要让大些的孩子感觉到这是不好的、可怕的事情,告诉他这就好比学校的消防演习。

急救包要准备好并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里面要有小剂量的万用解毒剂。至于包里还需要放哪些东西,可以咨询医生。

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参加一些急救培训课程,像口对口人工呼吸这样的技能,学会了或许不仅能救孩子一命,也能救自己。

家长有责任保护孩子,但不应过度保护,这两者有很大区别。学步期的幼儿缺乏经验,有些场合他意识不到危险,需要你的保护。但是在没有危险的地方就不必过于保护他了。过度保护的结果就是让他对周围环境产生无谓的恐惧,这会削弱他的自信心,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

你可能会觉得改造整个房子甚至院子是非常麻烦的事情——确实很麻烦!可一旦你完成了这些防范措施,家就成为一个安全的场所,你可以安心地放手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探索家里的一切了。

假设现在家中的环境非常安全,危险物有的被拿走了,有的被锁起来了。假设你决心不让孩子去适应大人的环境,不对孩子说“这不能动,那不能动”,不会因为孩子碰这碰那而去打他的手。你把贵重的花瓶和易碎的小装饰品都收起来了(等孩子长大以后还可以重新摆出来)。这样一来,不适合学步期儿童的物品都没有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家就成了一个适合他成长和发展自信心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入下一步:添置一些新的物品、玩具和材料给孩子玩,以刺激他的发展。

 

玩具是学步期儿童的课本

许多父母(特别是父亲)认为游戏是毫无意义的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错误的观点。成人需要游戏,通过游戏、休闲和休假,人得以重建自我并保持一定的生活节奏,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没有晚会,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的日子,我们会很快感到厌倦。对于成人来说,游戏是工作的调剂;然而对于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游戏却有不同的功能。

对小孩子来说,游戏是了解世界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游戏就好比小孩子的工作。我们注意到成人的娱乐是做和工作不相干的活动:游泳、滑雪、画画、看电视、看电影,而孩子们不一样,他们不会模仿成人的娱乐,而是模仿成人的工作。小孩子玩过家家游戏就是模仿大人干活,比如料理家务、做饭、给汽车加油、修理卡车、造房子、开飞机、卖东西,甚至给人治病。通过游戏,小孩子自己就能获取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如果在这个成长阶段不让孩子游戏,或者不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玩具,就是剥夺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多数父母认为,玩具是从商店里买来的,我不这样看。我对玩具或者玩物的定义是“一切孩子喜欢玩的东西”,这样一来,许多东西都可以是玩具:家用的锅和盘子、旧纸箱、盛满旧信纸的废纸篓。既然玩具的范围这么广泛,那学步期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游戏物品呢?

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需要能够锻炼大肌肉的玩具,相关的活动包括跑、跳、拍打、攀、爬、推、拉。

我先从户外活动的院子讲起,院子是最适合开展上述活动的场所。每一个学步期的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可供攀爬的器材,最好的装备是一种低矮的大型攀爬装置,可是不容易找到。我介绍另外一种攀爬装置,非常适合孩子,而且在整个学前阶段也都用得上。这个器材叫作网格穹顶攀爬架,是根据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发明的网格球形穹顶的原理设计出来的。基于建筑学上测地线的理论,无论多少个孩子爬上去,穹顶都能够承受。攀爬架必须安放在沙地或草地上,即使孩子滚下来也不会受伤。

网格穹顶攀爬架设计完美,制造巧妙,非常适合学前期儿童。假如只买一种户外玩具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买下这个玩具,因为它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大肌肉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孩子的攀爬能力,并使孩子在进行体能活动的时候更有自信心。孩子们玩角色扮演游戏时也用得上,用防水布或油布把架子盖起来,就可以当帐篷用,也可以把它想象为城堡、印第安人的帐篷、爱斯基摩人的小屋,等等。

第二个基本的户外玩具是沙池。如果院子足够大,就尽可能把它做得大一些,这样几个孩子可以同时在里面玩耍。需要准备的还有玩沙子的工具:平底小铲子、小杯子、小勺子、小筛子和大大小小的罐子。在学步期的孩子看来,沙子具有不可思议的吸引力,能够玩出无穷无尽的花样。孩子喜欢让沙子从指缝中流下,喜欢把沙子到处扬洒,喜欢用沙子搭城堡,也喜欢在沙子上画出各式各样的造型。通过玩沙子,孩子对物质的特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好奇心。玩沙子和玩泥巴对孩子的意义远远不是大人们所能够理解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讨论学前期儿童对科学的好奇心时再做介绍。

沙子和沙池也可以用作玩汽车、盖房子和打仗的场地。学步期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应该有很多可以放在沙池里玩耍的玩具,比如光滑的小木片、金属小汽车、塑料士兵、动物。塑料玩具可以留在沙池里,金属的则应该收起来,不然很快会生锈。可不要指望孩子会自己收玩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责任”的概念。

许多母亲给孩子准备了沙池,却忘记了孩子还需要玩泥土。孩子喜欢玩泥巴,喜欢挖土,普通的泥土就可以,只需给他准备一把结实的金属勺、有把手的金属盘、园艺小铲子或小铁锹,以及一个塑料桶或篮子。

和沙子、泥土同样重要的另一个玩具就是水。然而,许多母亲讨厌家里乱糟糟,不给孩子创造玩水的条件。假如孩子在大热天玩水你也会反感,那就干脆不要让孩子玩,因为你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到他,这样玩水就是弊大于利,还不如只让他在浴室里或者洗澡的时候玩。

假如你是一个比较放松随意的人,能够忍受孩子玩水弄得乱糟糟,那就一定要让孩子尽情享受在沙池和泥巴里玩水的乐趣。不能光把水管丢给孩子就走开,这么大的孩子还不能单独玩水。你可以陪在孩子身边看着他玩,也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大容器,让他从里面舀水浇到沙子和泥土上。

另一种玩水的方法是准备一个金属或硬塑料的大容器,直径为90~120厘米左右,里面放入大约15厘米深的水,给孩子提供一些咖啡杯、计量勺、塑料杯子、浮水玩具或其他式样的水中玩具。玩的时候,大人要陪在孩子身边。

另外一种非常好的户外玩具是简易的脚踏车。这种有轮子的车子是三轮车的婴幼版,有了这些经验,孩子今后骑三轮车的时候就能很快掌握蹬脚踏板的技能。

低矮的滑梯也是一个主要的户外活动设备,但是不要购买很多家庭都喜欢的滑梯和秋千组合。滑梯是个好玩具,秋千则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这么大的孩子还不会控制秋千,需要父母推。而且正在荡秋千的孩子很容易撞到其他孩子,从而造成无谓的悲剧。一般来说,适合学步期孩子户外游戏的是可攀爬的固定装置,而非移动的设备。

大的空心木块或者彩色硬质塑料集装箱也可以给孩子在户外爬着玩。相对来说,硬塑料的比木块好,因为它不像木头那么容易开裂,还可以随意露天摆放。如果你买不到这样的塑料箱子,不妨自己动手做一个。有了这样的箱子,再配合几条磨光、上清漆的约90~120厘米长的宽木板,孩子就可以玩出许多花样,让大肌肉得到发展。

有一个补充孩子户外运动的方法,就是经常带他去玩公园里的游乐设施。父母要仔细看管孩子,虽然公园里的游乐设施比从前有所改善,但是许多公园仍然保留了有潜在危险的老式玩具,比如秋千和旋转木马。

在室内,孩子也需要能够锻炼大肌肉的玩具。假如只能选择一种室内玩具,我会买一个多用途的室内攀爬架和滑梯组合。孩子可以爬上去,可以走上楼梯,可以爬上横档,还可以滑下来;玩角色扮演的时候,如前所述,也可以用油布或衣服把架子盖起来,当作城堡或是印第安人的帐篷。这个玩具在整个学前阶段都可以使用。

孩子还需要锻炼小肌肉的玩具,比如袋装的豆子、钉板玩具、捶打玩具、穿珠子、可拆卸的简易玩具、简易拼图、装有大螺丝和大螺母的小工作台,以及可以拧上拧下的彩色木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几块长积木,让他放在地板上和木质小汽车一起玩,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怎么会搭积木。这个月龄的孩子可以玩牵拉的玩具了,特别是那种一拉就能发出响声的。

柔软的抱偶和娃娃非常适合学步期的孩子玩耍,这个时期的男孩女孩都喜欢娃娃和毛绒玩具,而且喜欢抱着它们睡觉。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小男孩喜欢娃娃和毛绒玩具是缺乏男子气的表现。要知道,玩娃娃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方面,娃娃可以帮助男孩体验温柔的情感,让他知道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爱护。而且,小孩子喜欢用娃娃和毛绒玩具来玩角色游戏,男孩和女孩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时候,就有机会演绎家庭里的种种情感生活。

那么,这么多的玩具放在哪里呢?我不建议使用传统的玩具箱,虽然孩子把玩具往里一扔很方便,但很快箱子里就会堆满无人问津的旧玩具。我建议使用玩具架,架子要足够低,方便孩子自己拿东西。玩具架的好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可以自己拿玩具,而不必求助于妈妈。玩具架要足够宽敞,能容纳体积大的玩具,前方还要有一个挡条,防止球和有轮子的玩具滚落。玩具架可以放在孩子的卧室或客厅里,在整个学前阶段都可以用得上。

你也可以自己用胶合板做几个大约30厘米高、60厘米长的盒子,涂上鲜艳的颜色,然后叠放起来。这种盒子的优点是灵活,可以随时移动。

音乐和有声音的玩具对学步期的孩子很重要,他们喜欢节奏,也喜欢玩与声音有关的游戏。你可以从乐器店买一些打节拍的乐器,比如小鼓、铙钹和三角铁,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串大小不一的马口铁罐就是不错的小鼓,金属平底锅可以是铙钹。实际上,家里的锅和铲子就是很好的乐器组合。乐器商店当然还有玩具萨克斯管、玩具手风琴和其他孩子能够使用的音乐玩具。

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买两种播放机或者录音机。一种是简易的播放机和录音机以及便宜的光盘,孩子自己可以操作。不必刻意保护机器和光盘的完好,孩子一定会很用力地敲击,但是也会从中获得极大的欢乐,因为他可以自己把光盘放进去,然后一按键就能听到音乐了。

音乐的体验不止于此。还应当买一个质量好的播放机,把好听的儿童音乐放给他听。不要只买店里标有“儿童音乐”的光盘,可以给他听些异国的音乐,比如说非洲和波利尼西亚的鼓乐、印度的西塔琴、日本的十三弦古琴,观察孩子是否喜欢。孩子现在尚处于可塑造的、容易受影响的年纪,正是体验丰富音乐的好时期。如果孩子听过这些,他以后就可能喜欢任何一种具有强烈节奏感和动感的音乐。

 

和孩子玩贴标签游戏

书本是学步期的孩子必不可少的玩具。这里的书本定义广泛,包括商品广告、玩具目录,甚至是过期的图片杂志。父母可以继续帮助孩子认识周围环境,玩贴标签的游戏,指着一幅画、一个物品或者一个人,大声说出名称或名字。

此外,这个时期可以开始给孩子念书了,他喜欢听有韵律的节奏,比如小段的歌谣。读的时候要有选择性,有些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学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布书和硬纸板做的书,因为这么大的孩子还是有可能把书本撕坏。他会很喜欢简单的图画故事书。刚开始读的时候,父母可以指着图片念出词,随着孩子长大,他可以自己玩“找小狗,找消防员,找拖拉机”的游戏。再以后父母可以指着图片,让孩子说出物品和人物的名称。

书本虽然有用,但是远远比不上妈妈在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方面的作用。因此,妈妈要继续和孩子做从婴儿期就开始的贴标签游戏。玩这个游戏完全不受地点的限制,在家里,就指着家里的物品说出名称;开车的时候,就指着路两边的物品说出名称,如卡车、拖拉机、房子、教堂;如果去集市,就告诉孩子,这是谷物,那是牛奶,还有橙子、苹果、香蕉、饼干等。

孩子的语言发展有两个方面:被动语言(听懂别人的话)和主动语言(自己说话)。

在学步期,被动语言占主要地位。其实,说它是被动的也不是非常准确,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喜欢听大人讲话,并会试着把听来的词语组织起来,而这个行为是积极主动的。

婴儿的语言发展是从咿呀学语开始的。渐渐地,他的咿呀学语开始模仿大人说话的音调和节奏,格塞尔博士称之为“富有表现力的儿语”(expressive jargon)。当孩子咿咿呀呀说的时候,你可以咿咿呀呀地回应他,好像你们俩真的在谈话一样。和孩子玩这个游戏不仅会逗他高兴,也有助于促进他的语言发展。

“富有表现力的儿语”出现的同时,孩子也开始使用只有一个词的句子了。对于学步儿来说,一个词的功能就相当于一个句子的完整表达:(我想要)……“饼干”,(抱我)……“起来!”,(我想要)……“出去!”尽管只有一个词,可这短短的交流却是那么感人,父母听了无不动容。我最小的孩子18个月大的时候,全家在海边的别墅里度假,一天他把我从午睡中吵醒,一边拽我起来,一边恳求道:“外面……海……海滩!”

孩子18个月以后,就开始用口语代替这些儿语来做语言游戏并与人交流。他的词汇量会从三四个增长到几百个。他偶尔也会开始组织两个词的句子,比如“看那个”“过来这里”“车车再见”“拿蛋糕”。

在学步期结束的时候,孩子的词汇量有多大,语言能力丰富到什么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他说了多少话,取决于你透过语言的媒介和他玩了多少游戏。在教授孩子语言方面,没有任何玩具,也没有任何计算机能够取代妈妈的作用。

 

做好孩子的家庭教师

区分探索行为和破坏行为

现在你的家是一个适合学习的场所,孩子正愉快地、精力充沛地探索周围环境,并从中获得知识。目前只缺一样东西:有学问的教师。现在是你和你的先生上场的时候了。你必须了解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了解哪些是好的教育方法,哪些是不成功的教育方法。父母在学步期儿童身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强迫他去适应成人的环境,倘若这个环境里放满贵重的易碎品,那么孩子只能缩手缩脚地活动。

我见过一对母子就是这种情况。母亲第一次带着7岁大的女儿来诊所就诊,同时也带着18个月的小儿子。我在给女孩子看病的时候,母亲和儿子在休息室等候。母亲没有给孩子带任何玩具,尽管正值盛夏,从诊所走出去5分钟就是海滩,可是这位母亲却没想到要带孩子去沙滩玩。我知道她希望的是孩子静静地坐着,不要打搅她看杂志。孩子当然不可能乖乖坐着,在我诊治小女孩的一个小时里,休息室里不断传来碰撞声和母亲的大声呵斥:“不可以——不可以!”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母亲教会了孩子什么呢?她教会的是: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好待着别动,乖乖坐在椅子上,不许东张西望。

当然,有些时候必须禁止孩子的一些行为。这些禁止应当仅限于孩子接触真正有危险而家里却又不能不用的东西,比如滚烫的炉子。此外,对孩子说“不可以”时,不能只说“不可以”“不能碰”,学步期的孩子尚不能理解这个“不”是针对特定物品的。

对孩子说“不”,要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比如说“不能碰炉子,因为炉子烫”“不能碰火,火会把宝宝烧伤的”“不能在马路上跑,马路上危险”。通过解释,孩子就能明白这个特定事物是危险的(烫的炉子、火或者其他东西),会伤害到他。我们不希望孩子觉得周围所有的物体都是危险的,都不能碰。

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你不希望他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为他专注的时间很短。大人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时候,就好像魔法师对他说:“哎呀,看我这里有个多好玩的东西啊,简直是太棒了,太神奇了,快来看呀!”(快别玩灯线了,别玩烫手的炉子了,赶快来吧!)

孩子天性如此活泼好动,磕磕碰碰可谓家常便饭。这时,身为“家庭学校教师”的你,千万不要为了这些成长中的磕磕碰碰大惊小怪。如果他摔倒了没人跑去扶他起来,他就学会自己站起来;如果碰疼了却没有人去安慰他,他就会把这看成日常活动中的小事,虽然不舒服,但是很快就会过去。这样一来,他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探索周围环境时发生些小挫折也不至于小题大做。

很不幸,有些父母对学步期的孩子经常采取的教育方法是打。除了几种非常非常特殊的情况,完全没有必要打两岁以下的孩子。如果他执意在马路上跑来跑去,你可能不得不打他几下,但是一般来说,你应该有其他办法规范孩子的行为,比如:合理安排家中环境,使之适合幼儿活动,从而尽量减少对孩子说“不”的次数;分散注意力;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限制幼儿的活动,但不至于体罚。

等到孩子大一些才有打的必要,学步期的孩子是不需要打的。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对孩子失去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打孩子,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找出自己情绪失控的根源。

许多家长打孩子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把孩子的某些行为看成是恶意破坏。比方说,一位母亲看到孩子在翻弄书橱,拿起一本重要的书就撕,她就觉得孩子是故意搞破坏,真是太可恶了,于是就打孩子。不是这样的!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四岁儿童的身上,可以说他的行为是恶意的,而学步期的孩子则不同,他撕书只是为了探索书本的世界,不仅撕书,他还可能把书页塞进嘴巴里呢。

学步期儿童探索周围环境的行为,和大孩子故意的破坏行为是不一样的,父母要学会加以区分。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活泼好动,却常常为此遭到大人的惩罚,多么令人痛心啊。

 

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

母亲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许多吃饭的问题都是在学步期形成的。只要身体健康,一个正常的学步期的孩子不应该有进食的困扰,如果有,只有一个心理学上的解释,就是父母没有教好。

让我们来看看吃饭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孩子到了一周岁左右,会变得挑食,对食物更有选择性,食量随之减小。大人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如果他继续像婴儿那样吃下去的话,很快就会长成一个肥胖儿。这个时期的孩子不过是在形成自己特有的食物偏好,而且和大人一样,他的食欲也常常会变化。但是母亲却为此焦虑不安,担心孩子吃不饱,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逼着他多吃,其实是母亲自己的焦虑在作祟。“宝贝,快把胡萝卜都吃了,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结实呀。”从此,恶性循环就开始了。母亲越逼孩子吃,孩子就越抗拒。一抗拒,就吃得更少了,于是母亲就想方设法哄孩子吃。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不好好吃饭了,在此之前,他其实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一切本可以避免,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运用得当,父母在对待孩子吃饭的事情上有一个很好的盟友:孩子天然的饥饿感。如果我们准备好搭配合理、营养丰富的膳食,放手让孩子自己吃,他就会按照身体的需要吃足够量的食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特有的进食习惯,要接受他口味的变化,接受他胃口的变化。如果上个星期他特别爱吃某种蔬菜或水果,现在突然不肯吃了,那也没有关系。让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不要想方设法强迫他吃,更不要诱骗他吃。只要给孩子提供营养全面、丰富均衡的膳食,并且让孩子自主进食,不去干涉他吃多吃少,那么你绝不会为他的吃饭伤脑筋。

孩子从学步期的时候开始不专心吃饭,开始捣乱,一个原因是他的食欲变小了,另一个原因是有比吃饭更好玩的事情吸引他。这些“好玩的事情”包括把食物搅得乱七八糟,用勺子敲打桌面,往地板上扔东西。这些行为让妈妈非常生气,但是必须认识到学步期的孩子有这些行为是正常的,他不是故意和妈妈对着干,也不是想让妈妈不高兴。

那么妈妈该怎样做呢?有些时候,你需要耐心地允许他吃几口就玩一小会儿;有些时候,你看出孩子已经不想吃了,想去玩,不妨假设他已经吃饱了,那就允许他离开座位,把食物拿走。如果他立刻叫起来或者哭着还要吃,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现在来谈一个重要的话题:如何教孩子自己吃饭?答案很简单:放手让他试!如果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你让他自己拿着烤面包片或者其他食物吃,就是在训练他今后自己用勺子吃饭。如果从六个月大到一周岁他从来没有机会用手抓东西吃,就会较晚学会用勺子吃饭。

孩子一周岁左右,会开始抓勺子,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表示他准备好自己吃饭了,这时尽管让孩子去试。当然,你喂他速度会更快,效率也更高,但是请无论如何也要压住这个冲动。要知道,继续给孩子喂饭不利于他自信心和主动性的形成。也许他还没有能力独自吃完饭,需要你喂他,可是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孩子就会有意愿自己吃饭了。

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学步期的早期,也就是12~16个月的阶段,开始渴望学习自己吃饭。如果在这个阶段你没有给他尝试的机会,那么等他长到两岁的时候,自己吃饭的意愿就不会如此强烈了,他会心甘情愿地让妈妈一直喂下去。

 

不要急于摆脱纸尿裤的烦琐

在上一章中,我谈到过大多数孩子两岁以前神经肌肉发育还不成熟,无法控制肠道和膀胱。两岁以前训练大小便不是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纯粹浪费母亲和孩子的时间,白费力气。因此,倘若孩子还不满两岁,千万不要有训练的念头,下一章,我们会讨论怎样进行大小便训练。

邻居家的妈妈可能会自豪地宣称:“我们家的小霍默15个月大就知道自己大小便了,完全没有问题。”你听了可能十分羡慕,思忖自己是否也应该在孩子15个月大时开始训练。然而,有一点是她和你都不了解的,就是小霍默长到四五岁的时候,有可能突然又开始尿床,而这个问题可能会持续好多年。因此,你大可不必紧张,放松自己,坚持给孩子穿一段时间尿布,等孩子长到两岁左右,再开始训练。

明智处理性和身体的问题

现在我想来讨论一个父母觉得敏感的话题: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态度。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妈妈正在给一个12个月或者15个月大的孩子洗澡。孩子兴致勃勃地探索自己身体上的各个部位,他发现身体上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于是开始玩自己的耳朵,拽拽耳垂,妈妈说:“呀,宝宝玩耳朵的样子好可爱呀!”孩子又开始玩脚趾,妈妈又说:“宝宝玩脚趾的样子好可爱啊!”接下去,孩子发现了阴茎,玩了起来。这时候,妈妈难道还会夸奖孩子“宝宝玩阴茎的样子好可爱啊”?一般情况下妈妈不会这样说的。不仅不会,妈妈还会打一下孩子的手,说:“这个不可以玩。”妈妈也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做一些动作,让孩子明白他做的事情是不好的、调皮的。尽管这样的场景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我想恐怕许多父母都有同样的经历。

母亲这样做等于教孩子什么呢?首先,所谓的“性”并不存在于孩子的脑海中,而是存在于母亲的脑海中。对于一个学步期的孩子来说,阴茎和耳朵、脚趾没有什么区别。是我们成年人的大惊小怪让孩子觉得性器官是身体上的禁忌部分,由此向孩子心中植入了对性器官的病态兴趣。

当母亲这样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好比对孩子说:“你的耳朵很漂亮,可以玩;你的手指很漂亮,可以玩;你的脚趾很漂亮,也可以玩;但是你的性器官很脏,不可以玩。”

我们完全可以把对性器官既好奇又罪恶的感觉移植到脚趾上。怎么做呢?很简单。当孩子第一次触摸自己脚趾的时候,立刻打一记他的手,并告诫说:“脏!不可以碰!”平日里让孩子一直穿着袜子,确保脚趾从不外露。对孩子要这样解释:“穿上袜子,不然别人看到你的脚趾怎么办啊?”教孩子认识身体部位名称的时候,刻意不教他“脚趾”两个字。总之,要千方百计让孩子理解脚趾是身体的禁忌部位。

那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假如一群孩子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玩“小医生”游戏的方法就会很特别。一个6岁的孩子羞答答地对另一个孩子耳语:“你要是给我看看你的脚趾,那我就给你看我的脚趾!”这群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去酒吧和夜总会就不是为了看脱衣舞表演,而是看“脱袜子”表演。他们会一掷千金,就是为了看一眼年轻女子热舞后慢慢地、魅惑地脱去丝袜露出脚趾的样子!很奇怪的爱好,是吧?成人没有这种行为,唯一的原因是在学步期孩子好奇地探索脚趾的时候,父母处理得比他探索性器官的时候明智得多。

当孩子发现性器官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和孩子探索其他部位一样同等对待。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觉得性器官是一个禁忌的地方,不会把性器官和羞耻以及罪恶感联系在一起。这样做才是帮助孩子正确地看待性和身体。

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其中包括性器官和排泄器官。一般来说,出于文化习惯,我们会故意回避这些部位的名称。母亲喜欢教孩子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且乐于用这些名称和孩子做游戏,比如说:“找找你的小鼻子,把手指放在鼻子上。找找你的小耳朵,把手指放在小耳朵上。”母亲会接着说“找找你的小阴茎,把手指放在阴茎上”吗?显然不会。

不论是专业教育者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羞于教授孩子性器官的词汇。例如,一本著名的认字书列出了以下词汇,并让母亲们教孩子念:“手、膝盖、脚、头、鼻子、头发、嘴唇、脚趾、腿、眼睛、耳朵、手臂、牙齿、肚子、嘴巴、眉毛、拇指、手指、舌头和肩膀。”尽管名单中连“眉毛”和“肩膀”这么相对复杂的词都有,却完全没有出现性器官的名称。

我们应当用教脚趾、手指和腿的同样态度来教孩子说阴茎、乳房和直肠。只有这样做,孩子才会正面地接受这些身体部位,长大以后不至于遇到性方面的困扰。

一般来说,学步期的孩子对于性和性器官不会产生真正的兴趣,但是成人若把性器官当成禁忌部位对待的话,就会让孩子产生兴趣,却又不敢直面对待,而且始终心怀罪恶感。因此,只要成人不去错误地看待性器官,孩子在学步期阶段是不会对性产生特别兴趣的。

 

*学步期综述*

学步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探索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好似一个小小科学家,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环境,从中认识自己。他在探索物理环境,其中包括自己的身体。他需要锻炼大肌肉,也需要发展小肌肉,大自然赋予他无穷的精力,他需要充分的活动来释放精力。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孩子在所有这一切的探索活动中需要建立自信心。他要对自己逐渐增强能力感到自信——走、跑、爬、跳;他要学会自己搭积木,学会玩小汽车,学会玩沙子、玩水,学会玩娃娃和毛绒玩具,学会感受节奏和音乐,学会和母亲做游戏和交往;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学会说话,学会玩声音的游戏、语言的游戏;学会玩书,学会听大人念书。如果孩子在这样一个趣味盎然的环境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探索,他会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就形成了自我概念的第二层镜片。反之,如果孩子遭遇的总是“不行”,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等他长大成人,这种自我怀疑的态度会毁掉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探索的时期,你能够给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给他探索的自由,做到这一点需要母亲的耐心和宽容。如果一天下来,家里像被狂风席卷过一般杂乱,你也会有失去耐心的时候,这时不妨想一想,在一个整洁得好像没人住的家里,是培养不出有自信心的孩子的。

家中有学步期孩子的妈妈们有两个选择:你可以选择在一尘不染的家里培养一个对自己充满怀疑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忍受偶尔杂乱的屋子,却养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么你就为他步入下一个阶段——第一个青春期——做了最好的准备。

 

04 第一个青春期(第一部分)

在这个发展阶段,孩子第一次有机会获得个体性的概念。为了建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孩子必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反抗父母,抗拒一切。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挑战来定义自己是谁,定义自己需要什么。

“可怕的两岁”

学步期开始于孩子蹒跚学步之时,大约一岁的光景,持续到孩子两周岁左右的时候。

我最小的孩子却是个例外:他9个月就进入了学步期,20个月就进入了“第一个青春期”。 我们是怎样判断的呢?20个月大的时候,他自己给出了明确的信号:当他还处于学步期时,如果你问他想不想要一样他并不喜欢的东西,他会淡淡地回答“不要”,不吵也不闹。但是当他20个月大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我们觉得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当我们再问他想不想要一样东西时,他几乎是叫嚷着回答:“不!不要!我不要!”

一旦观察到这样的行为,我们就知道,尽管他只有20个月,却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成长阶段。从情感的成熟程度来说,他进入了第一个青春期。

由此可见,每个发展阶段到来的早晚因人而异。虽然本书中讨论的发展阶段的顺序适用于所有孩子,但是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度过这些阶段,有的时段发展得快一些,有的时段发展得慢一些。

当我描述两岁孩子典型行为特征的时候,大约50%的孩子表现出同样的行为,25%的孩子已经度过了这个阶段,另外25%的孩子尚未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因此,不必把每个阶段的特点机械地照搬到你的孩子身上,这些关于普遍规律的描述只是告诉你孩子可能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重要的是让父母了解成长阶段的顺序,至于如何度过每一个阶段,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孩子并不是平缓地、有规律地朝着更成熟的阶段成长,成长的阶段是平衡与不平衡交互发生的。举例来说,学步期是一个心理平衡时期,紧接着的第一个青春期就是不平衡时期(大约从2岁到3岁)。3岁又是一个平衡时期,4岁是不平衡时期,5岁又是一个平衡时期。非常奇妙,好像大自然为了便于我们记忆有意这样安排似的,奇数年龄都是平衡期(1岁,3岁,5岁),偶数年龄则是不平衡期(2岁,4岁)。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定义平衡期和不平衡期:如果孩子陪伴在你身边,让你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比如说3岁),那么他就处于一个平衡期;如果他在你身边不停地捣蛋,像一个小魔鬼(比如说2岁),他就是处于不平衡期。这样就很易于理解。

第一个青春期是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过渡时期,我称其为“第一个青春期”,是因为它和传统意义上的青春期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可以说处于“第二个青春期”。

13~19岁的青少年期是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过渡阶段。10岁出头的孩子在父母设定的范围内活动,他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完全遵循自己的想法,也无法独自设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则。在父母设定的范围内,他拥有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为了朝更高的成人的平衡状态前进,他必须首先打破现有的孩童式的平衡。青少年的父母一旦理解了这个基本思想,就容易理解孩子为何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行为,就会明白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喜欢另类的音乐、另类的发型、怪诞的服装以及种种与成人价值观相悖的行为,因为这些都是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需求。

马克·吐温说:“我16岁的时候,觉得父亲是世界上顶顶愚蠢的人。等我长到21岁,就惊讶地发现,这个人5年间突然长大了这么多!”

第二个青春期是少年到成人的转变,第一个青春期是婴儿到幼儿的跨越。两次转变都犹如急风暴雨,都充满了否定,充满了反抗。

在这个动荡的阶段里,父母尤其要看到其中积极的方面。有过孩子的父母管这个时期叫作“可怕的两岁”,他们对这个时期充满了畏惧之心。我们能不能换个更积极的思路呢?比方说,有一个十六七个月大的“满地跑”的婴儿,大自然靠什么样的力量使他成长为一个拥有成熟个性的3岁儿童呢?大自然靠的就是指引他打破婴儿期的平衡。所以,当我的小儿子在20个月开始大喊“不要,不要”的时候,我知道他的婴儿式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尽管2岁孩子的违拗和反抗常常让父母觉得很难应付,但请记住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孩子就会一直被困在婴儿期的平衡状态中。

我有一个不懂儿童心理的朋友,多年前她写信给我,那时她的小女儿快要两岁半了。信中说,一次她带女儿去市场,突然,女儿站在马路上,一步也不肯走。我的朋友十分吃惊,因为女儿之前从来没有类似的举动。

“为什么她会这样?”她在信中问我。其实答案很简单:“她会有这样的行为,因为她已经两岁半了。”

如果这位母亲读过格塞尔博士的《当今文化中的婴儿与儿童》,她就会理解女儿的行为了:

假设我们对一组幼儿园的父母进行无记名投票,让他们选出学前期孩子最难带的年龄,大多数父母一定会选择两岁半。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容易走极端,而且体罚曲线在这个年龄段达到了顶峰。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融入任何社会群体,也没有能力和同伴好好相处。他还非常依赖妈妈,妈妈依然是他的太阳,他则像小行星一样围着妈妈转。

 

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变得苛刻、死板,想要什么,就必须立刻得到!他不懂得妥协,不懂得分享,也不懂得如何去适应。在他的眼中,既有的事物不能够改变。爸爸妈妈讲故事、唱歌的时候,要是漏了或错了一个词,他就会强烈抗议。家里的日常事情,都仿佛被他设定了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每当这种时候,你会觉得他仿佛是个吹毛求疵、力求完美的老光棍。但是,他又可以对提出的要求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你给他用玻璃杯倒好橙汁,他会说要用咖啡杯盛,给他倒在咖啡杯里呢,他又要换成玻璃杯。

他不仅专横,还不断提要求,同时喜欢发号施令。他像个小皇帝,在家里处处说了算。有时他会尝试一些他显然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他要自己系鞋带,并且粗暴地拒绝你帮他。等到他发现自己实在系不上,就放声大哭,闹腾一番,甚至反过来埋怨你怎么都不帮帮他。

这是一个情感激荡的阶段,孩子容易发怒,容易焦虑,也会无缘无故地情绪波动。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走极端,他不懂得怎样做一个简单清楚的选择并坚持下去。他会徘徊、纠结于甚至完全相反的念头:“我想要这个东西。”“我不想要这个东西。”“我想做这件事情。”“我不想做这件事情。”就连要不要在店里停一下买个冰淇淋蛋筒这么小的事情,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强烈的冲突。

他会不断重复一件事情,重复一句话,重复一个词,直到妈妈再也无法忍受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他常常拒绝接受新事物,拒绝尝试新的食物或衣服。他需要旧的、熟悉的东西带来的安全感,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喜欢固定程序的原因:一切都必须按照一成不变的顺序操作。两岁半的孩子无比刻板,如果父母也同样刻板,可以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所以父母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孩子还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等待,也不懂得妥协。

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充沛,热情奔放,能量无限。如果母亲能够理解儿童心理,她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就能够发现孩子鲜明的个性其实是如此可爱,如此让人着迷:他们热情洋溢,他们纯洁无瑕,他们慷慨善良,他们痴迷于眼中新奇而纯洁的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奔涌,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

那么,这个阶段里,孩子能学到什么呢?两岁多孩子的妈妈的回答和十几岁孩子的妈妈回答如出一辙:“除了怎样捣蛋和让妈妈生气,我实在看不出他还能学到什么!”妈妈们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让我们来正视一下这个问题。

妈妈不要光看到日常劳作的琐事,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孩子其实正在学习个体性和社会规范的关系(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将会面临一模一样的问题,现在只是在小范围内遇到同样性质的事情)。

孩子生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他需要时间去学习区分“我”和环境中“非我”的因素。在这个发展阶段,孩子第一次有机会获得个体性的概念。为了建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孩子必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反抗父母,抗拒一切。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挑战来定义自己是谁,定义自己需要什么。

换句话说,否定的自我意识是迈向肯定的自我意识的必由之路。

很难用语言描述学步期的孩子和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对“自我”的感知有什么不同。学步期的孩子虽然能够独立四处行走,但仍然是个婴儿,他的快乐很简单,很容易满足。而幼儿期的孩子已经超越了这种简单、单纯和自发的特质,在他眼里,生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一条双向车道。出生以来第一次,孩子必须面对内心种种激烈的矛盾冲突。从孩子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挣扎:“哎呀!我到底想去哪儿呢?我是选择倒退回去做小婴儿呢,还是走下去,做一个大孩子呢?我到底想要什么?是做爸爸妈妈希望我做的事情呢,还是违背爸爸妈妈的意志,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我真的在和爸爸妈妈唱反调吗?现在这个犹豫不决的人究竟是不是‘我’呢?可这个我,又究竟是谁呢?”

我举一个少年期的例子来说明幼儿期遇到的问题。一个15岁的中学生和妈妈一起去买裙子,她试穿了许多条裙子,还是犹豫不决。最后她问妈妈:“你看我穿哪一件好看?”妈妈说:“我觉得你穿那件蓝色的好看。”谁知女儿生硬地答道:“妈妈,你怎么老是要替我作决定呀!”

几个月以后,母女俩再次购物,女儿想要一件礼服裙,可又拿不定主意,只好问妈妈的意见。妈妈吸取了上次购物的教训,就对女儿说:“我相信你自己可以作出最好的选择。”女儿又不高兴了:“妈妈,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从来都不肯出主意!”妈妈这回完完全全地困惑了,她对我讲起这件事情时,感叹道:“我觉得我永远都无法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如果这位母亲具备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就不难理解女儿看似矛盾的行为。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世界的过渡阶段:第一次购物的时候,女儿想做个大人,她不希望母亲的干预;第二次购物的时候,女儿需要依靠,想做回小女孩,希望母亲提供帮助。

幼儿期的孩子具有类似的特征,孩子常常说:“妈妈,我自己来。”有时候不让妈妈给他穿衣服,甚至会气愤地大叫:“自己穿!”可有的时候,他又会像个小宝宝似的缠着妈妈,让妈妈照顾自己。和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小幼儿常常徘徊不定,时而要求独立,时而希望蜷缩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他的口头禅就是“我要——我不要”。正因为这些特点,给2岁的孩子立规矩的时候,要灵活一些。父母如果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制定严格的起居制度,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和诉求都十分复杂,不适合过于严格的管理。一般来说,到了孩子3岁左右再立规矩,才是比较合适的。在2~3岁,父母最好还是听从爱默生的建议:“愚蠢地墨守成规是心胸狭隘的表现。”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新任务就是建立起牢固的个体性概念,知道自己是谁,同时他也必须学习顺从社会的意愿(在他的年纪,社会的意愿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意愿)。

 

父母需要注意两个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第一种情况是,父母可能过于严厉,导致孩子特别乖顺。我想起一个小男孩,他没有经历过2岁的叛逆阶段,因为他的母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母亲的严格管教把他变成一个十分被动、听话的孩子,她不容许孩子有一点点男孩子气的冲动和情绪爆发,而这些恰恰就是这个年纪孩子的特点。相反,每次儿子表现得安静、被动、“乖乖”,母亲就奖励他。这种教育方法的确减轻了母亲的负担,孩子变得非常好带。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情况就很糟糕了。进了小学预备班以后,孩子显得特别胆怯,不合群,甚至自闭。可见母亲把孩子带得过于安静,过于乖顺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是个害羞的人,缺乏闯劲,瞻前顾后,没有创新精神。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像这个小男孩一样顺从父母的严厉控制,有些孩子生性倔强,面对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他们会选择抗拒到底。这样一来,整个幼儿阶段就变成了父母意志和幼儿意志的角斗场,谁赢得这场争斗完全不重要,因为不论谁占上风,孩子都将永远失去他本应该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

或者孩子表面上顺从父母,内心却充满敌意。一有机会,他便将内心压制的敌意发泄出来,要么破坏东西,要么欺负小妹妹,要么采取一种恶意的破坏性的行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极为狭隘的人,满口仁义道德,心中却充满敌意。

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是:母亲不敢管教孩子,总是屈从于孩子的要求。孩子一闹,母亲就让步,最后成了孩子说了算,家里的角色很快就颠倒了,不是父母,而是孩子做主,结果造成孩子在家里处处称王称霸。这样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习适应,等他进入幼儿园,问题就来了。他会发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在遵循一种基本规范,而自己却没有能力遵守,因为在小时候,母亲没有帮助他学习这一点。

让我们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你的身边一定有些人特别腼腆,特别胆怯,也有些人循规蹈矩,唯命是从。这样的人似乎永远都无法解放自己,他们总是那么刻板,一本正经,谨小慎微,脑子里充满偏见。而另外一群人呢,他们似乎永远不满意,随时随地都会找出事情争斗一番。在任何群体里,总是这类人在惹是生非。心理上,他们永远需要一个斗争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事。这两类人,过于顺服的也好,喜欢争斗的也好,都属于在孩童阶段或多或少有些性格缺失的人,而这个孩童阶段的起步,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青春期”。

 

怎样管教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

说到父母的控制,那我们就来谈谈管教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前,讨论管教孩子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妈妈只要创造了一个能够满足婴儿和学步期孩子需求的环境,就没有必要去管教他们。但是进入第一个青春期,孩子就需要有规矩了,妈妈也就需要学习如何管教他。

在这一章里,我们探讨的管教仅限于第一个青春期的范畴。然而,我认为有必要先对管教这个主题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请先阅读本书的第8章和第9章,然后再回来阅读本章。

如果你刚读完上一段就立刻读到了这句话,说明你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先阅读第8章和第9章,是不是不听话的妈妈呢?你和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样不听话。那么让我们再来一次好吗?现在请翻到本书第8章和第9章,全部读完后再返回来阅读本章,这样你的收获会更大。

讨论管教之前,我需要从父母的词典中删除两个词语:严厉和放任。这两个词语容易误导父母,因为他们常常会问:“我是不是过于严厉了?”“我是不是过于放任了?”这些问题问得不恰当,这两个词也用得不对,因为管教的成败和你的严厉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和这个阶段的孩子打交道,父母首先要学习如何区分行为和情感。

行为是孩子的外在表现。你禁止他穿马路,可他还是穿马路;你不许他打人,可他还是打小朋友;你不让他玩沙子,可他还是玩沙子,这些都属于行为。

情感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气愤、幸福、害怕,也会感到胆怯、关爱。

区分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可以控制行为,但是不能控制情感。情感和思想一样,是自然而然来到的,至于什么时候感受到,怎样感受到,孩子都无法控制。

比如说愤怒,孩子有些时候生气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控制愤怒的情绪,但是可以理性地要求他控制自己发怒时表现出来的反社会的行为,如打人、丢沙子或咬东西。

父母和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他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遗憾的是,许多父母误解了现代心理学,他们以为任何规范都会伤害到孩子,会压制他的个性发展。心理学家埃达·勒尚(Eda LeShan)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的先生接到一个工作电话,是从家附近的电话亭里打来的。对方解释说,自己实在没法从家里打电话,因为博比不停地挂他电话。”博比只有3岁。

接下来的问题是,给年幼的孩子制定什么样的规矩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父母首先要问自己:“我自己觉得对这个

年龄的孩子来说,应该限制哪些事情?”你把这些事情一一写下来,可能会发现其实这个清单比你想象的要短得多。

我有过一位女性患者,一次她对我说起她为儿子一些奇怪的习惯苦恼不已。比如:别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地吃蛋糕,而他则非要把蛋糕的外皮掀起来,搓成一个卷儿再吃下去,其余的部分则剩在盘子里。出于某种个人的心理原因,这位母亲对此极为不满,她问我应该怎么管教儿子。我问她,为了纠正这个怪异的习惯,她都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她对我说:“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打过,骂过,甚至答应给钱,只要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可是都不管用。”

我接着问她,为什么她一定要纠正孩子这样吃蛋糕的习惯呢?是担心孩子蛀牙,还是担心他会肚子疼?“不是的,”她解释说,“是我自己觉得不舒服,他这样浪费蛋糕,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建议她做一个尝试。下一次吃蛋糕的时候,小男孩又开始掀掉外皮卷了起来。母亲听从了我的建议,什么也没有说。小男孩很惊讶,忍不住问妈妈:“妈妈,妈妈,看我又把皮掀掉了。”他以为妈妈没有注意到。

“我看到了。”她紧紧抓着椅背,强忍着心中的不快。

“那你怎么什么都不说?”孩子问。

“不说。”她回答道。

于是和往常一样,小男孩把外皮掀起来,搓成卷吃下去,其余的蛋糕剩在盘子里。接下去的四天都是这样,妈妈一直都没有吭声。到了第五天,妈妈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和其他两个孩子一样好好吃蛋糕了。她惊讶地来找我说这个事情。“他为什么会改呢?”她问我。答案非常简单:“观众走了,表演也就结束了。”

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位母亲坚持让孩子“像其他孩子那样”吃蛋糕,其实没有必要。面对两岁的孩子,每当你想让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都先问一下自己:他做与不做这件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值得为此大动干戈吗?大人已经为两岁孩子制定了许多重要的“不可以”和各式各样的限制(不可以碰炉子,不可以自己穿马路,不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丢沙子),除了这些,何必再用一些可有可无的禁令把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都弄得那么紧张呢?

许多家长幻想有一个现成的清单可以参考,上面列出种种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这样的清单不存在,也不该存在。父母性格各异,生活方式也有不同:有些父母天性随和,只给孩子定几条基本的规矩;另一些父母则更为严厉,要求孩子遵守的规矩也更多。第一类父母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做的事情,在第二类父母看来,就可能属于离经叛道。

我个人的观点是,用来规范孩子行为的准则,其内容并不重要,只要你和孩子都认同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只要这些准则是合理的、前后一致的,就可以了。

父母不给孩子制定任何行为规范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反之,父母试图样样都要管,那生活也会变得无法忍受。父母的身心健康与孩子的和谐发育都很重要,在什么都不管和事事都要管这两个极端之间一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在哪里,就需要每个父母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把握了。

大多数父母在给孩子制定行为规范时,还是比较清晰理智的,而一到管理孩子情感的时候,就容易迷失方向了。

 

重视情感表达

要想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拥有坚实自信的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可在现实中,许多父母都不允许孩子自由表达。

举一个例子:一天在公园里,我看见一位母亲和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约六岁,小的是女孩,看上去四岁。男孩好像在生妹妹的气,他说:“我讨厌你,苏西。”母亲是什么态度呢?你一定认为母亲会这样说:“汤姆,告诉妹妹发生什么事了,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事实不是这样。母亲对儿子说:“好了汤姆,妹妹多好啊,你不讨厌妹妹,是不是?你喜欢妹妹。”小男孩很清楚,妈妈在撒谎,妈妈正在试图让他欺骗自己。事实上,这位妈妈根本无法消除小男孩心中对妹妹的愤怒,她所能做的,不过是教孩子对自己内心情感撒谎。妈妈教孩子去“埋葬他的冲动”,却使得孩子日后用一种偷偷摸摸的方式来释放冲动,比如妈妈不在旁边的时候,他就会动手打妹妹。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我们从中清楚地看到父母是怎样阻止孩子表达情感的,不仅如此,父母还试图让他们摆脱内心的情绪。对于其他一些“负面”的情感:愤怒、恐惧、胆怯、痛苦、焦虑,他们的处理方式也是一样的。

父母不会用言语阻止的都是表达爱、表达温情的正面的情感,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妈妈不让孩子说“妈妈,我爱你!”

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为什么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的情感呢?原因很简单,很可能当我们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就不允许我们把这样的感受“外部化”。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同样的心理抑制传输到孩子身上。

父母应当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感,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有当孩子有机会表达出负面的情感并且将它们祛除以后,正面的情感才可能占据孩子的心灵。如果不给孩子机会去表达并消除愤慨和敌意,爱与亲情又怎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呢!

压抑情感很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一般来说,只要父母不加以禁止,孩子们会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两个邻居家的孩子会在早晨打得不可开交,到了下午就好得像一个人一样,而双方父母却会为此气上几个月。有心理疾病的成人接受治疗的时候,首先是学着说出心里话。如果这些人在幼儿时期就有机会自由表达自己,成年后可能就不至于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

在表达方面,小孩子不会只选择压抑某些方面的情感,比如恐惧和愤怒,而不连带着压抑其他正面的情感。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压制心中的恐惧和愤怒,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面,爱与温情这些积极美好的情感也被压制了。

孩子仅仅有机会说出内心感受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知道父母是真的理解自己。当他们感到恐惧、无助、愤慨或是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需要被理解。那么,如何向孩子表示你理解他了呢?

你可以敷衍地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这样说太简单了,也太突兀了,可能无法使他信服。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可以让孩子相信你打心底里理解了他,这个方法是卡尔·罗杰斯博士(Carl Rogers)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他称之为“情感反射”。

 

用“情感反射”抵达孩子内心

情感反射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你希望让另一个人知道你非常理解他的感受,于是你把他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再对他说一遍,有如镜子的反射。这个方法对两岁的孩子很好用,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话把他的情感反射回去。

例如,你两岁的宝宝摇摇晃晃地走来向你哭诉:“吉米(五岁的哥哥)打我了!”这时,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深深叹口气,心想:“又来了。”然后你把两个孩子都叫来,让他们面对面,开始审问:“谁先动手的?”诸如此类的问话随之而来。情感反射的方法要求你完全摆脱裁判的角色。当两岁的孩子哭诉“吉米打我”,你可以非常同情地说:“哦,吉米打你啦!”或者“吉米打你了,所以你很生气对不对?”还可以说:“你很气愤,因为吉米打你了,是不是呢?”你把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再反射到他的心里。我们管这个方法叫作反馈法。通过把孩子内心的感受反馈给他自己,你向他表示了你确实理解他的感受。

几年以前,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一位母亲,她实践以后发现很有用,后来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她参加了一个义工保姆团体,有一天晚上负责照看朋友的孩子。她的朋友安顿好吉米睡下后就出门了。父母刚走,吉米就从房间里焦虑不安地跑出来说:“琼斯太太,我房间里有一只狼!”这位母亲告诉我,学习反馈技巧之前,她的反应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一定会说:“胡说八道,哪有什么狼!”然后她会带着吉米在房间里走一圈,证明没有狼,但吉米还是害怕。这次她放弃了这种理性却错误的态度,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反馈法。

她对吉米说:“过来吉米,你坐下,和我说说这只狼怎么把你吓坏了。”吉米告诉她这只狼如何使他害怕,她回应吉米“原来你真的很怕狼哦”“这只老狼真的把你吓坏了,是不是啊”,诸如此类的话。她既不安慰吉米,也不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只是不断向吉米反馈着他同她描述的东西。吉米告诉她自己多么怕这头狼,他讨厌这头狼,还有,这头狼竟然要把自己从悬崖扔到海里去。对话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在这期间,她持续不断地向吉米反射吉米自己的感受,最后,吉米对她说:“琼斯太太,现在我想去睡觉了。”她带吉米回房间,安顿在床上,几分钟以后,吉米就睡着了。

当她对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叹道:“您看,这个办法真管用。”这个方法确实有用,请试一试。此外,这个技巧还隐含着纠错功能,如果你反馈给孩子的不是他的切实感受,那么一般来说,他会告诉你:“不对,我才不是这样想的呢。”

这个反馈的技巧很好理解,但实施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不是这样教育我们的,长大以后我们又都在扮演安慰别人、给别人建议的角色,或者把别人从错误情感(当然是我们的一己之见)的泥潭里拯救出来。可见,反馈的方法和我们自己受到的教育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我允许我的孩子向我表达负面的感受和愤怒的情绪,但是我必须承认,有时候我反射他们怒气的同时,会听到内心深处一个细小的声音:“儿子,小心你说的话——我毕竟还是你爸!”这不是怎样做父母的科学知识的声音,而是我父亲的声音,就好像回到了我没有权利自由表达想法的童年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这个方法并不那么容易:倘若在孩提时代我们没有得到自由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那么成年后我们也很难允许孩子这样做。

许多母亲会问:“如果允许孩子说我讨厌你,会不会导致他不尊重父母呢?”我不认为表达情感和尊重不尊重有任何关联。孩子尊重父母,是因为他觉得父母比自己懂得多,是因为他觉得父母平等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尽管如此,他有时候仍然会生父母的气,这时倘若父母不允许他把心里话说出来,他的气愤并不会因此减弱。既然如此,不如让孩子讲出来,他要是把怒气憋在心中,反而会更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愤怒的情感,和把蒸汽从水壶里放出来是同样的道理。

父母需要很好地区分情感和行为,我的建议是合理地约束孩子的行为,但是允许他自由表达内心感受。情感反射是一种用来向孩子证明你理解他的方法。这里我举一个两岁半孩子的例子,说明如何在具体情况下区分情感和行为。

我的大儿子两岁半左右的时候,这种情形出现了好几次。我带他去公园,他在沙地里玩得很高兴。到了回家的时间,我事先提醒他该走了,使他有思想准备。

我对他说:“兰迪,再玩10分钟我们就回家。”

10分钟以后,我又说:“兰迪,现在该走啦。”

“不要,我不走。”(我怎么可能真的相信兰迪愿意回家呢?他玩得那么高兴。)

于是,我将这种感受反射给他:“爸爸知道你不想回家,你喜欢玩沙子,对不对?”

“我不要回家!”

“哦,你玩得这么开心,一步都不想动,是不是啊!”

就这样,短短几分钟内我不断向他反射他的感受,最后把他整个人抱起来放到汽车里。兰迪又是踢又是喊,我则一路上继续反射他的气愤:“哦,兰迪生爸爸气了,兰迪还想玩,对不对?爸爸怎么可以把兰迪带回家呢!”

这件事情从几个方面说明了父母如何应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假如我不敢在必须离开的时候把他带走,而允许他玩下去,那么我就是在把他变成一个小暴君,也是默许他拒绝接受合理的约束,如此一来,我就没能帮助他学习什么是合理的社会规范。

另一方面,如果我阻止他把感受说出来,就是在抹杀他的自我认同,同时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一方面允许他表达感受,一方面将他的感受反射回去,这就好比在告诉他:“你有权利生气,因为这是你的切实感受。如果我玩在兴头上被迫离开,我也会很生气。你是一个人,你有权利有这样的感受,并且将这样的感受表达出来。”

这个事件非常典型,你会常常需要应对类似的情况。处理的时候,请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不过你的态度要坚决,必须确保他能够遵守合理的约束。

我所描述的只是理想的解决方法,并不是要求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照做。我们做父母的也有权利!我们也会情绪低落,也会心生怨气,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冷静,采取对孩子最有利的处理方式。有时,我们也并不喜欢听孩子说真话;有时,我们甚至想咆哮:“闭嘴!妈妈说了算,你们这些小家伙,给我闭上嘴巴!”

许多母亲在发泄过后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实际上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母亲们觉得她们应该总是保持冷静和超然,当然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我至今还没有见过哪个父母能够在任何场合都运用正确的方法。既然我们愿意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利,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同样的权利呢?所以如果你想大吼一次,那就吼吧。宣泄过后,你看待孩子的眼光会有所不同,你会对孩子说:“妈妈刚才发火了,妈妈心里很难过,但是现在觉得好多了。”孩子会懂你的。

令人欣慰的是,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在两岁阶段这么难带。孩子的天性差别巨大,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些性情激动,有些个性随和。第一个青春期仿佛一片充满急流的险滩,在搀扶孩子渡过的时候,有些孩子要比其他孩子容易照料得多。

尽管如此,所有健康、正常的孩子都会在这个阶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违拗和反叛。当你累得仿佛看不到尽头时,请告诉自己:他终究会长大的!孩子三岁以后,你会惊异地发现他变得那么乖巧听话,和两岁半时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母亲都知道这个阶段孩子最爱的字眼就是“不要”。顺便说一句,千万不必奇怪为什么孩子会说“不要”比“要”早得多。孩子从父母那里听到“不要”的次数远远超过“要”。在学步期,如果父母能够尽可能地少说“不要”,那么进入第一个青春期后,孩子说“不要”的次数可能就少一些。但是父母依然会听到孩子说“不要”,以及其他反抗的具体表示:叫他过来时,他一溜烟跑掉了,乱蹬乱踢;叫他做事情时,他突然浑身发软或是身体僵直不动,甚至大发雷霆。一般来说,这样的行为不会发生在学步期。那么现在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你已经读过了第8章和第9章关于管教的内容,你一定知道被强化的行为有重复的倾向。如果孩子一反抗父母就发火,那么就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反抗行为,而且会加重反抗的程度。

对于这种负面强化,其实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首先我们要区分嘴上的反抗和内心的反抗。例如,我们对孩子说“来,把大衣穿上,我们要出去了”,然后动手帮孩子穿衣服。如果孩子一边说“不要”一边却配合地把手伸进袖子里去,这就是非常好的“嘴上反抗”的例子,仿佛在对妈妈说:“我知道外面冷,必须穿大衣,我也知道你是大人,你总有办法让我穿衣服的。但是妈妈,我也长大了,我至少有权利反抗一下吧!”这样的否定态度实际上蕴含着游戏的味道:孩子在和妈妈玩一个“就是不听话”的游戏。如果妈妈没能意识到孩子其实是在和自己玩,而板起面孔,则会造成一场不必要的争吵。

同样场景下,如果妈妈给孩子穿衣服,孩子却跑开了,或是使劲打妈妈,那么这就属于真正的内心反抗了。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有几种处理方式。如果穿上大衣是为了到院子里玩,妈妈可以说:“穿上衣服才可以出去玩,你不想穿衣服,是不想出去玩,对吗?”如果孩子很想出去玩,那他就会极不情愿地让妈妈给穿上大衣。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妈妈急着带孩子一起去超市,没有心思平静地和孩子商量。这时可以一边把孩子的怒气“反射”给他(“妈妈知道宝宝不喜欢穿大衣,妈妈知道宝宝生气了”),一边强行把大衣穿上。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爱面子,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也非常爱面子。孩子反抗的时候,父母应当尽量避免正面冲突,稍微做一些让步,给孩子留些面子,比如提议玩另一个游戏,如果孩子愿意的话,也可以好好抱抱他。最重要的是,父母反射孩子的对抗情绪时,其实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好比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不愿意,妈妈完全理解你。妈妈知道你心里不开心,妈妈也不开心,但你还是得听妈妈话。”

 

不要被孩子乱发脾气挟持

孩子的否定态度发展到极致,就演变成大发脾气。这个时候的他气愤得只知道哭,只知道喊,满地打滚,手脚乱挥乱踢。如果你依了孩子,就是在强化他的否定态度,也等于是在教他想得到什么东西时,就应该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

我女儿六岁的时候,邀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们周末一起去野营。那个小朋友说她爸爸妈妈周末已经有安排了,但是她又接着说:“别担心,我有办法不去,只要我大发一通脾气,妈妈就会让步的!”

不要用说理劝导孩子,也不要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盛怒下的他被狂躁的情绪包围着,摆事实讲道理是完全没有作用的。也不要用打屁股来威胁孩子停止哭闹。你可能也曾经听过父母对孩子说:“闭嘴!不然我就好好揍你一顿,让你哭个痛快!”这样做好比用汽油灭火一样愚蠢。

那么两岁半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该如何应付呢?你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现在心里这么不高兴肯定是要发泄出来的,但是发了脾气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如何传递这个信息呢?就是不要理会他。母亲们会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有些母亲就是坐在一旁,看着他,等他自己渐渐平静下来。有些母亲喜欢交流:“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了,你很生气,对不对?去你自己的房间,好不好啊?过一会儿就好了。等你不哭了,妈妈有好东西给你哦。”有些母亲则更为严厉:“回你自己的房间去!”每个母亲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关键点是,母亲一定要帮助孩子保持尊严,别让孩子钻进死胡同,给他找个冠冕堂皇的台阶下。

还要提到一点,孩子在亲友面前或公共场合发脾气时,你完全可以使用同样的处理方法,但是会多出一个障碍,就是观众。观众的存在会妨碍你理性地解决问题。“邻居们会怎么想?”你可能冒出这样的念头。倘若这些观众不懂儿童心理,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妈妈真是不像话,孩子这么不听话,不打怎么行呢!打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你的目的是养育一个快乐的、心理健康的孩子,还是为了不让周围的人说三道四?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这些观众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如何让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服从社会规范?一般来说,孩子首先把父母制定的种种限制和规矩转化为自己内心的声音,以此为基础学习遵守社会规范。他的这个学习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是非观念来实现的,父母对孩子说的“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孩子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而后形成了是非观念。是非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都要通过学习,尤其是从父母身上学习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有些孩子长大成人后毫无道德良知,不少精神病患者和罪犯就属于此类,他们可以犯下滔天罪行却感受不到丝毫内疚。另一类孩子成人后却背负了过多的道德良知的包袱,这类人是心理医生的主要诊治对象。他们过于焦虑,过于自闭,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太自私,或者一无是处,他们过分地渴望取悦于他人,过分地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我们不会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上述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极端,而希望他拥有理性的、健康的道德感。在要求孩子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自己表现得非常理性,那么就是在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从孩子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非观念部分的形成过程。比如说,他可以一边大声告诉自己“不可以”,一边做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我的大儿子两岁半的时候,一次站在书架前面,嘴上说“不可以!不可以!”同时把书抽出来扔了一地,而这是我们不允许的行为。面对这种场景,有些父母可能会很恼火:“他嘴上说‘不’,说明他知道不可以这样做。可是他为什么会故意为之呢?”我的回答是,孩子的是非观念刚刚开始萌芽,他正在学习把父母的禁令内化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还没有能力在那个仍然微弱的是非观念下控制自己。

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说“不要!不要”正是是非观念发展的第一步。接下去,孩子会在说“不要!不要”的同时注意不再让书掉下来。

是非观念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发生,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让他心怀负罪感。然而,这个预防功能的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孩子需要花五年的时间来发展是非观念,并将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心的要求,父母不要急于求成。语言的发展会帮助孩子将各种规矩转化为他内心的想法。在孩子能同自己对话以后,他对自己和环境的掌控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而正是在第一个青春期的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1

来源: 作者:赵宏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