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影响着全球1/4的人口,也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类型,我国有超过1.5亿患者。目前,治疗脂肪肝的选择非常有限,生活方式干预仍然是脂肪肝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改变饮食和运动。
近日,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糖尿病》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显示,吃饭速度快,或增加脂肪肝风险,每周快速进食大于等于两次(进餐时间少于5分钟),与脂肪肝风险增加81%相关。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子分析,共纳入1965名中国人,平均年龄为54岁,快速进食被定义为进餐时间少于5分钟,根据快速进食频率将参与者分为3类:每月小于等于1次、每周小于等于1次、每周大于等于两次,分析了快速进食与MASLD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结合了之前研究和当前研究的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
结果发现,在快速进食频率不同的参与者中,每月小于等于1次、每周小于等于1次、每周大于等于两次,脂肪肝病患者比例分别为46.2%、50.5%和59.3%。最后,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荟萃分析。这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和荟萃分析均表明,经常快速进食与患MASLD的风险增加有独立相关性。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这种关联背后的潜在机制,以及改善进食习惯是否能降低脂肪性肝病风险。
(宋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