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 名人趣事
  • 小海象换书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穷人的家庭里。他从小就喜爱读书,但家里除了一本《圣经》外,什么书也没有啊!有一天,父亲带他去邻村杜金家相亲。一进杜金家,罗蒙诺索夫就被书架上的一本科学读物《算术》吸引住了。他贪婪地翻阅着,而对于要相的姑娘的模样,却全然没有注意。

  • 260 0
  • 大街上的怪车

    现代航天之父布劳恩,1912 年生于德国。他母亲酷爱天文,常常给布劳恩讲一些神奇美妙的天文故事。布劳恩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由火箭发射遨游太空的工具已作为一种假设提了出来,许多人正在埋头设计,大胆探索。

  • 174 0
  • 新水磨

    美国电话发明家贝尔读小学的时候,是个淘气学生。后来,贝尔和祖父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祖父是位声学家,经常教育贝尔要学好功课,还给他讲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从此,贝尔不再贪玩了,他对科学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贝尔家附近,有一座古老的磨房。磨盘是靠水力推动的。

  • 220 0
  • 小小冒险家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人们不会忘记白求恩大夫的名字。白求恩大夫,1890 年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北部的一个小镇上。他从小就很勇敢,爱冒险。他十岁那年,看到父亲能自由自在地横渡乔治亚湾,十分羡慕,也想试一试。有一天,他独自一人,偷偷地跳进海湾,学着父亲的样子向遥远的对岸游去。

  • 196 0
  • 挖土坑

    1904 年荣获诺贝尔奖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句名言:“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他的这种恒心和毅力,早在少年时期就已表现出来。有一天,巴甫洛夫和弟弟米加一起去种树。弟弟扛着一棵苹果树苗,巴甫洛夫扛着一把铮亮的铁锨。两人来到园子里,挑了一块空地,开始挖坑。

  • 247 0
  • 兄弟争刑

    大家一定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它说的是:东汉学者孔融小时候,每当家里买来又香又甜的梨子,总是拣小的吃,把大的留给哥哥。这里,再讲一个孔融与哥哥争刑的故事。从这一“让”一“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美德。孔融十六岁时,朝廷宦官专权,迫害异已。

  • 222 0
  • 他不再轻视数学了

    十九世纪初,一个早晨,英国一家酿酒厂的老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著名科学家道尔顿的家里,恳求道尔顿教这两个孩子学习科学知识。那个年龄较小、机智活泼的孩子,名叫詹姆斯·焦耳。道尔顿是位严格的老师。开始,他并没有给孩子们讲授物理和化学的原理,而是讲了许多高深的数学知识。

  • 260 0
  • 山洞里的读书郎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可有一段时间,他放学后经常迟迟不回家。家里人问他缘故,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

  • 240 0
  • 偷着学会的

    瑞典化学家舍勒只上过小学,从十五岁起在一家药房里当学徒。用舍勒自己的话来说,他的许多化学知识和技能,都是那时“偷着学会的”呢!有一天晚上,舍勒在钻研孔克尔的名著《实验室指南》时,对书中的一段论述产生了疑问。他多么想去药店老板的实验室验证一下啊!

  • 223 0
  • 化学家的家信

    十九世纪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少年时代便远离父母,只身到德国留学去了。孩子出门在外,最使父母担忧的,就是孩子能不能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因此,在给儿子的第一封信中,父母就问:“你年龄小,又单身在外,不知你是如何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方面的时间的?望儿见字,即回信详告。”

  • 222 0
  • 农村的孩子不简单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出生在布劳恩什维格乡下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父亲是一家杂货铺里的算账先生。在高斯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把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简便算法讲给他听。聪明而又专心的高斯,不仅记住了这些简便的算法,而且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 252 0
  • 瓜是谁的?

    唐代诗人王维小时候,东邻一位孤独老人在房后种了半亩甜瓜。这甜瓜个头大,味道美,大老远都能闻得到香气儿。有一天,老人的瓜被人偷了好多。他正在伤心落泪,王维走来说:“贼偷了瓜,一定要到集市上去卖的。你快去集上找一找!”

  • 207 0
  • 写信成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位写信起步的作家。他就是英国的肖伯纳。肖伯纳十四岁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生活困难未能升入大学深造,违心地当上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办事员。他很讨厌这项工作,觉得枯燥乏味。于是,便写信给在外地干类似工作的同学麦努地,诉说心中的苦闷。

  • 204 0
  • 电码的启示

    你见过盲人读的书吗?这种书又厚又大,上面压了密密麻麻凸起的圆点儿。盲人只要用手轻轻触摸这些圆点儿,就知道书上文字的读音和含义了。创造盲文的发明家名叫布莱叶,是十九世纪法国人。他三岁时,有一天在父亲的店里剪皮革,不小心被剪刀戳伤了眼睛,从此就成了瞎子。

  • 238 0
  • 浪子回头

    初唐诗人陈子昂,老家在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幼年时就随父亲来到京城长安。由于父母过于娇惯,他十几岁还不爱读书,每天不是带着朋友出城打猎,就是四处找人斗鸡赌钱。后来,父母也看不下去了,一再劝他除掉恶习,潜心攻读,可陈子昂根本听不进去。

  • 310 0
  • 一次秘密行动

    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他十一岁那年,读了美国小说家库柏写的一本冒险小说,书中对海洋千奇百怪的描写,激起了他美好的向往。一天,小凡尔纳一大早就出了家门,直到午饭时还没有回来。全家人急得团团转。

  • 257 0
  • 藏火读书

    北朝学者张天龙在京讲《尚书》,十二岁的学生祖莹赶去听课,匆忙中错把《曲礼》当成《尚书》拿在手中。等他发现带错了书时,老师已经走上讲台。他深知老师严厉,只好惴惴不安地低着脑袋,不敢声张。说来也巧,老师偏偏点名叫他朗读课文。这下可糟了,了解此事的同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 261 0
  • 三只小板凳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还是四五岁的时候,他由于迷上了爸爸送给他的罗盘,以致整天精神恍惚,沉默不语,父母亲还误以为他生病了呢!爱因斯坦上小学后,对劳作课特别感兴趣。有一次,教劳作的老师让同学们制作各自最喜爱的物品。

  • 249 0
  • 福尔顿的桨轮

    在美国大西洋岸的宾夕法尼亚州,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镇卡斯待。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发明家富尔顿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富尔顿十四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划着小船,到海里去钓鱼。他们玩得正高兴,突然狂风大作,汹涌的波涛滚滚而来。小船颠簸不定,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 223 0
  • 卡门不去表演

    翻开人类航天史,美国科学家冯·卡门的名字赫然醒目。卡门六岁的时候,他的家庭曾发生过一次举足轻重的争论。那是一个安静的晚上,卡门和哥哥正在做着数学题。哥哥想考考弟弟的本事,随口问道:“15×l5 等于多少?”话音刚落,卡门就已回答出来了:“15×l5 等于 225 嘛!这题目太简单了。”

  • 200 0
  • 佛爷“显灵”

    提起《文心雕龙》,爱好文学的少年朋友不会觉得陌生。它是南北朝文学家刘勰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相当影响。刘勰的老家在山东莒县。他自幼父母双亡,留下的财产只有一堆书籍。刘勰十分珍爱这些书籍,每天从山上砍柴回家,总要苦读到半夜。

  • 220 0
  • 热烈的民间舞

    在世界上所有科学家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至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另一位就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本是波兰人,名叫玛丽。她十四岁进入华沙公立女子中学。当时,波兰人民处在俄国沙皇的残暴统治下,学生甚至连说波兰话的自由都没有。玛丽对此极为愤慨。

  • 199 0
  • 穿破皮鞋的高材生

    威廉皇家学院,是十九世纪中期英国颇有名气的高等学府。在这个学院里读书的学生,大多数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有一年,学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身穿破旧衣服,脚拖破皮鞋的学生。他脚小鞋大,走起路来“喀哒喀哒”的,很不相称。这个学生名叫亨利·布拉格,是穷人家的孩子。

  • 231 0
  • 爱迪生借镜子

    美国的休伦埠是个依山傍水、风光绮丽的市镇。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住在这个市镇的郊区。一天晚上,爱迪生的妈妈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爸爸赶紧请来医生,经过检查,断定是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动手术。可是,爱迪生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怎么能动手术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 417 0
  • 两次见刘松

    隋朝著名学者卢思道,小时候脑子很灵。有一次,他父亲把他的诗文拿给朋友看。朋友们都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这一来,卢思道有点飘飘然了,不愿再下苦功学习了。有一天,卢思道去拜访一位名叫刘松的学者,走进屋子,只见他正挥笔给人撰写碑文。碑文内容深奥,有许多词句和典故卢思道都看不懂。

  • 273 0
  • -------------没有了-------------

    图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