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宝宝从出生到2岁就要扎18~20剂次,如果再加上自费疫苗,将达到30剂/次左右,1岁以前的家长平(微博)均每2周就要带宝宝去接种1次疫苗。密集的疫苗接种可使宝宝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但是也将使宝宝因接种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加大。
在门诊中,经常被家长们问到“疫苗应该怎么选择啊?能不能少打几针啊?”如何科学选择疫苗,如何判断什么是适合自己宝宝的疫苗,什么样的疫苗安全,很多新妈妈却并不了解。
以儿童五联疫苗为例,可有效对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这5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的疾病。原本预防这5种疾病需要接种12针,使用五联疫苗只要接种4针就可以了。
密集接种是从宝宝2月龄开始的,例如对宝宝造成致残风险最大的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和Hib感染性疾病都要从2月龄开始接种。这些疾病对于宝宝的伤害非常大,以Hib为例,Hib是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Hib感染后最常见的疾病是肺炎和脑膜炎,以及其他多种严重的儿童疾病。
专家提示,有些宝宝在半岁之内母传抗体水平还比较好的时候就很容易生病,属于体质比较弱的孩子。对于体质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婴幼儿,接种疫苗减少疾病风险尤其重要。要更好地保护这些孩子,不仅要及时接种,同时要减少接种风险。
以脊髓灰质炎为例,专家指出,预防脊灰有口服减毒活疫苗(简称OPV)接种禁忌症的儿童,特别是免疫缺陷者,建议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简称IPV)。五联疫苗中含有的IPV是通过先进的灭活工艺使病毒完全失去毒性,没有传统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我们小时候服用的“糖丸”可能造成疫苗相关麻痹(VAPP)的风险,同时保持其抗原性,使宝宝免受小儿麻痹症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