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亲子阅读是一种学习手段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亲子阅读

2014年07月03日

真正认识亲子阅读这个概念是在孩子读小班下学期的时候,老师特意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介绍亲子阅读的由来和优点,那次活动以后,我们就慢慢的更加重视亲子阅读了,以前认为陪孩子一起看书,会觉得无聊,枯燥,认为这些简单的道理,或者很明显的知识,孩子却要一遍遍的询问,让我们大人觉得很烦心。等慢慢地从老师,家长之间的交流中,网上查阅了相关的知识后才知道,亲子阅读绝对是一门学问,而且亲子阅读做的好,对孩子的将来也是很有帮助的。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给孩子十本书,不如给孩子一本好书,给孩子十本好书,不如教孩子一个好的阅读方法,给孩子十个好的阅读方法,不如给孩子一个能陪他一起阅读的爸爸妈妈。因为不管书在好,方法再怎么巧妙,都比不上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所带来的乐趣,而陪同孩子阅读也是一种幸福。在和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一起细细浏览绘本故事,或者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那一幕是多么的温馨,多么幸福。

我们陪孩子阅读书分三个阶段,更能有效地让孩子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和增长知识。

第一阶段:自我读书。

自我读书,就是让孩子自己先自己一个人看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粗略的看一遍,让孩子似懂非懂的了解一下故事的情节。这样孩子对故事有个简单的意识,只是知道故事里面有哪些人物,动物,和一些环境因素。

第二阶段:父母陪读。

父母陪读,就是让父母跟孩子一起读,主讲是父母,而孩子可以穿插问一下自己不了解或好奇的问题。这样就进一步让孩子了解故事的内容,让孩子能更深层次的知道故事。在父母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问到的问题,父母也会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识去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能更容易的接受。毕竟现在孩子还小,接受能力有限,所以通常会用一些简单易懂的道理告诉孩子。就像过马路的时候,要左顾右盼,走要走人行道之类的安全知识,还有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礼物?懂得分享带来的快乐!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在增加知识的情况下,也要增加爱心。

第三阶段,角色反串。

这个阶段,一般都是等我们讲完故事后,隔天让孩子当爸爸或妈妈,我们当孩子,让孩子自己给我们讲故事。因为这个阶段有点难度,所以现在成效还不是很明显,但有时也会有奇效发生。有一次,在和冬冬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中,冬冬当猫妈妈,他就学大人的口气说,“你知道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吗?”我就说,“不知道呀。”冬冬就捂着嘴哈哈大笑,然后说:“爸爸,小猫就像你一样,没专心听妈妈的话,三心二意,这样钓鱼是不行的。”我被他说得很无语。但内心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孩子知道小猫三心二意才钓不到鱼的,知道了小猫钓鱼故事的精髓所在。

我们家的阅读也并不局限于书本,当孩子看电影、电视节目时,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剧情,探讨节目内容。有空的时候,会带孩子去郊外走走,一起阅读这个大自然。这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很好的亲子阅读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爱上了阅读,我们也在陪孩子阅读的同时,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快乐、开心才是最根本的。

亲子阅读,是一种学习手段,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美丽的休闲。和孩子一起阅读吧!感受孩子带给我们的幸福吧!

+1

来源: 作者:任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