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吗?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行为心理

2025年03月25日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从小跟谁睡,就更依赖谁。比如,妈妈带睡的孩子更黏妈妈,奶奶带睡的孩子更亲近奶奶。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孩子的"亲密度"到底由什么决定,以及如何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1. 为什么孩子和陪睡的人更亲?

  (1)睡眠陪伴=安全感建立

  婴幼儿时期(0-3岁),孩子对主要照顾者会产生强烈的依恋关系。陪睡的人通常在睡前给予孩子安抚、拥抱、讲故事等亲密互动,这种夜间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依赖,自然更亲近。

  (2)陪伴时间决定亲密度

  如果妈妈白天上班,晚上才回家,而奶奶全天照顾+陪睡,孩子自然和奶奶更亲。陪伴时间越长,孩子的情感依赖越强,而不仅仅是"睡在一起"的影响。

  (3)睡眠环境的影响

  孩子习惯了某个人的气味、声音和安抚方式(如妈妈拍睡、奶奶哼歌),突然换人陪睡可能会让孩子不安,但这不意味着"不亲",只是习惯问题。

       2. "和谁睡就和谁亲"是绝对的吗?

  不一定! 孩子的亲密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睡觉:

  (1)高质量的陪伴比单纯陪睡更重要

  如果妈妈白天陪孩子玩游戏、读绘本,即使晚上由奶奶带睡,孩子仍然会和妈妈亲近。

  相反,如果陪睡的人只是"陪着",但互动少、情感回应冷淡,孩子未必会更亲。

  (2)孩子的性格差异

  有些孩子天生更依赖主要照顾者,无论谁陪睡都更黏妈妈/爸爸。

  有些孩子适应性强,即使换人陪睡,也能和其他家人保持亲密。

  (3)3岁后,情感依赖会变化

  3岁前的孩子可能更依赖陪睡的人,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社交圈扩大(上幼儿园、交朋友),对家人的依赖会重新分配,比如:

  小时候跟奶奶睡的孩子,上学后可能更黏父母。

  爸爸平时陪玩多,即使不陪睡,孩子也可能和爸爸更亲。

      3. 想让孩子和自己更亲,该怎么做?

  (1)增加高质量陪伴

  不是"陪着",而是"互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读故事、聊天,比单纯陪睡更能建立亲密感。

  肢体接触:多拥抱、抚摸,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2)建立固定的亲子仪式

  睡前故事、晚安吻、早晨拥抱等小习惯,能让孩子记住"这是爸爸妈妈专属的爱"。

  即使不陪睡,也可以在睡前陪孩子10分钟,增强情感连接。

  (3)避免"争宠"或强行改变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和奶奶/保姆睡,不要突然强行换人,以免让孩子焦虑。

  可以逐步调整,比如先陪孩子入睡后再离开,或增加白天的亲子时间。

  (4)爸爸别缺席

  很多孩子和妈妈更亲,是因为爸爸陪伴太少。如果爸爸多参与育儿(洗澡、陪玩、接送上学),即使不陪睡,孩子也会和爸爸亲近。

  4. 关键结论:孩子和谁亲,不只看"睡觉"

  短期来看:婴幼儿时期,陪睡的人确实更容易成为孩子最依赖的对象。

  长期来看:孩子的亲密关系取决于谁给予更多的爱、关注和安全感,而不仅仅是睡觉。

  所以,如果你担心孩子"不和自己亲",别只纠结"要不要陪睡",更重要的是:

  多陪伴、多互动,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全家人共同参与育儿。

  记住:孩子的爱不是"非此即彼",他们可以同时爱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与其焦虑"孩子和谁更亲",不如享受每一段亲子时光!

  你的孩子平时和谁睡?TA更黏谁呢?欢迎分享你的经历~

+1

来源:网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