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近百年前民国植树节:奏军乐 拍照片

资料补充

2014年03月12日

 

1919年植树节典礼档案

1919年植树节典礼档案

1922年禁止砍伐街道树木布告

1922年禁止砍伐街道树木布告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3月11日,成都市档案局官方微博“蓉城档案”发布关于民国植树节的档案。出于亲近民众和悼念孙中山的目的,民国时期成都也过植树节!成都市档案局最早的植树档案可以追溯到近百年前的1919年,那会植树节有专门的清明植树节典礼,还会奏军乐!

民国时期,对于植树节所植树木有详细的规定:官山荒地宜植松,河堤溪畔宜植柳类,田边土角宜植板栗,道路两边宜植苦楝等等。而对于植树地点都由四川省长指定“城内商品陈列馆为植树地点。”这样的植树节渐成风气,以至在1942年专开植树竞赛,欢迎四川省会各界参加。

奏军乐、照相纪念 植树节典礼好“洋盘”

成都市档案局收藏的1919年《四川省域植树节植树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现在成都可以找到关于植树节最早的档案记载,距今已经有95年。在《办法》中提到:植树时间用清明日午前九时。“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都要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店里并从事植树。”成都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调研员姬勇透露。

“那会的植树更多是走过场、形式主义。”姬勇解释。在《办法》中提到,“苗木先期由商品陈列馆预备,”并且,“即于苗穴前植立标识标明某官长员植树处字样”,而官员长官需要做的,“着大礼服或常礼服届时齐集陈列馆由馆长导。各官序立后,省长以下各官执苗随置穴中,摄影后馆长导。”也就是说,“穿着礼服或者常规服装整齐站列,官员拿着树苗放在挖好的树洞里,摄影在后面拍照。”姬勇说。每个树苗前还要放木牌,“标明某年植树节某官姓,名手植字样以资观感。”

这样一个“走过场”的植树节典礼却显得很“洋盘”,为了以示隆重,会两次奏军乐,要求照相留念。在《办法》上陈列的典礼步骤足足有17项,作为亮点的请奏军乐、照相都在其中。

民国种啥树?银杏白杨均在其列

民国时期的植树节主要种植什么树木呢?在成都档案局收藏的1940年《总理逝世第十五周年纪念植树式宣传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详细罗列了“植树式之由来”、“植树的利益”、“植树须知”以及“植树办法”。

在《大纲》中建议详细规定了树种之选择、植树地点与适宜树种。“造林必先选树种,如果采用不当,则时间、经济、人力必等于虚掷。”“四川四川之重要树种,如璎珞柏、刺杉、汕杉、云杉、冷杉、红豆杉、马尾松、榧树、银杏、棕榈、竹类、香樟、楠木、槐树、洋槐、皂荚、桦木、白杨、柳类、枫杨、胡桃、板栗、青杠、泡桐、梧桐、漆树、油桐、油茶、女贞、花椒及各种果树均为最有价值之树种。”即使现在看来,银杏、白杨、楠木、柳类、泡桐等在成都依然非常常见,可见受到“风靡青睐”了很多年。

在《大纲》中还把植树适宜树种依照环境具体划分,很是细致。“官山荒地宜植松,河堤溪畔宜植柳类,田边土角宜植板栗,道路两边宜植苦楝,住宅周围宜植香樟,寺庙公园宜植松柏。”

“在当时还提出了植树口号,现在看来还是很科学。”姬勇说。在《大纲》里口号一共15条,其中包括:“造林是防止水灾旱灾的根本办法!森林可以调和雨量,防止风砂!森林能够掩护军队,袭击敌人!”

目的:前为亲民 后为纪念孙中山

在1919年颁布的《四川省长公署训令第一五九八号》中,说明了植树地点“由本省长(时为杨庶堪)择定城内商品陈列馆为植树地点。”为了证明不是说虚的,四川省长专门强调“勿忽此令。”对于开展植树节的目的,“除了孙中山倡议外,当时国民政府植树目的也是亲近民众。”姬勇透露。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就把他逝世那天暨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姬勇说。

这种植树节渐成风气,1922年专门出具禁止砍伐街道树木布告:“止得马路侧旁,种植树,理应爱惜。禁止附近居民损坏窃取,如违罚办不贷。”1942年,甚至专开在植树竞赛。在成都档案局收藏的《四川省会各界联合举行植树竞赛办法》档案中,社会各界以树木存活率定输赢,“最高者奖给特等奖凭外,还给予金属奖章一枚,以示优异。”

植树节由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的第3个星期三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节。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把他的逝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在邓小平倡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197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植树节。次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题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邮票。1981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附仪式步骤:

行植树礼-执事者各执其事-请省长及各官莅植树场-省长就位-各官就位-请奏军乐-乐止-请各官执苗-入穴-携锄-壅土-摄影-奏乐-乐止-植树礼成-省长退-各官退

 

这是拍摄于民国12年(1923年)广州国民政府植树活动的照片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