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靠市长批示住廉租房的成功难复制

社会热点

2011年02月09日

之前的热点报道,南京市玄武区一小学生王缘因家庭特困无房可住,含泪给市长写信求住房。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接信后批示只要符合条件就要尽快安排廉租房。之后,这对寡母孤女含着热泪搬进新居。

小学生王缘家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幸运几率很小,这样的成功无可复制。靠首长批示只能解决一个人一家的小问题,却未必能解决实实在在的大问题。

假若每一个人都采取和这个小学生类似的办法,恐怕市长的手即便够使,笔速够快,精力够多,但廉租房的数量,却未必够分。如果廉租房已经足够充足,那又何需市长在百忙之中再另行批示。批示的结果,其实传递了两种令人担忧的信任,一个方面是行政长官签字的威力依旧在,这种官场依赖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权力依附和行政不作为,为特困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本身就是职能部门的责任。如果给相关部门写信或请求有用的话,就不用退而求其次,越之而转向更高职级;另一个方面是,特批背后意味着另一种不公平的产生。小女孩的特事特办其实是一种“抢位”,如果按照申请有先后的规则,那么这其实是对规则的破坏。

或是因为,这种规则破坏者是弱势者,所以质疑起来就不人道,更多的可以是羡慕与称赞。如果民生问题解决的结果是这样,对公众的心理暗示后果则相当危险。一边是羡慕之后的自叹自怨;一边则是失落之后的愤怒与痛苦。幸运之后撩起的群体阵痛,远比一家一人的快乐感受来得强烈。如此而来,制造了一家人的快感,却换来了一群人的神经痛感。

廉租房本身是“政府工程”,归根结底是市长工程。市长要批示的,当是对全市的所有王缘们的廉租房的解决方案、执行办法和具体日程。如果在楼市上,还是说得多行得少,建设推进缓慢,结果不明显,市长的批示再多又有什么意义?个体化的解决,无助于群体化的改善,与其批示不如不批。

批大不批小,批整不批零,当是行政长官权力实施最好的注脚。特批则意味着特例,甚至意味着群体性的事情解决没到位,只好靠“零售”之术,来弥补“批发”不足。于民生而言,立足于制度上解决,大规划,上规模,远比修修补补,小敲小打的施政策略,更加有效。

+1

来源: 作者:adm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