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为孩子提供稳定、有力量的亲子关系支持

社会热点

2023年09月18日

  本期做客专家

  代秋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著有《履行父母责任的前提是其监护能力的提升》《形成“儿童友好型”亲子模式至关重要》等作品。

  Q:

  女儿子薇(化名)现在读高二,去年中考后从区级示范中学升入一所市级示范高中,班里优秀的孩子多,强手如林,她从初中的成绩稳居年级前十名退居到了现在的班里中等生,才艺也不及其他同学,内心不免失落。加之最近有点发胖,她自觉体型、相貌等各方面都没有优势,变得异常敏感,总感觉同学议论自己,人际关系有点紧张,整天郁郁寡欢。在家里,一言不合就怼我和她爸爸,我们想开导她,又苦于没有办法。

  临风

  A:

  临风,你好!

  变化,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成绩起伏、体型外貌以及才艺也都处于变化过程中。如何在外界变化,尤其是波动较大的变化过程中建设性地沟通、积极应对,是每个孩子和家长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自我感觉良好”或者卓越感是每个孩子的心理追求。人向外探索学习或者社会交往的心理基础是保有“我是好的”或者“我基本是好的”这种正向的自我判断和评价。

  孩子的自我认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关系,即通过在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或其他有深度链接的同辈关系中镜映和确认。在遇到压力、挫折、困难或者失败时,父母或其他重要客体的反馈是孩子自我评价的重要来源。如果孩子因某件事情没有做好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被父母全盘否定、不断打压,通过将各种事情不断内化和强化,孩子就会把自我认同与事情的结果进行匹配,会因为某件父母认为特别重要的事情没做好,如学习成绩下降,直接陷入自我否定。二是与真实世界互动链接,孩子在根据事物内在逻辑学习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完成某项任务的具体体验过程中,感受经过努力获得收获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当一个人内在心理力量充足的时候,她才能够有足够的动力支持其进行外部探索、学习各种新事物。当孩子受挫时,其心理能量就处于消耗的状态,缺乏对外探索和社会交往的动力。而且人在心理能量薄弱的时候,更容易关注消极负面的信息,或者臆想他人的消极评价。此时,作为最亲近的父母,一方面要在孩子愿意吐露心声的时候,哪怕是牢骚和抱怨,首先要做孩子的倾听者,而不是说教者。对于子薇,你和她爸爸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现实中,家长很容易无意识地因为对孩子的现状担忧或者焦虑,非但当不了倾听者,反而变成唠叨者和压力传导者,以至于孩子对家长“一言不合就怼”。孩子能够“怼”,不仅是愤怒和不满的表达,同时也是释放情绪和压力。因此,即便家长的唠叨是自发的无意识行为,面对孩子的“怼”或其他强烈情绪,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做倾听者,兜住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无比有理有据地“怼”回去,激化矛盾、中断交流。倾听,旨在提供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接受现状。就子薇而言,这是她目前最需要的。

  另一方面,要建设性沟通,寻求解决问题、改善现状的方法和途径。亲子之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越来越多的事情有自己的思考和对策,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倾听、不添乱。当然,在某些事情上,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现状,以孩子为主体与之建设性地探讨解决思路,而不是揪着“为啥成绩下降”这个谁也解释不了且任何解释都于事无补的问题纠缠不放。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提供稳定、有力量的亲子关系支持。尤其在面对外界变化或者困难挑战时,家长的处事态度、情绪成熟会通过一件件事情内化到孩子的人格结构中,成为孩子自身的一部分,也最终成为他们面对自己人生路上困难、挫折时能够勇往直前的心理力量的源头活水。也就是说,面对子薇的现状,身为父母,你们淡定,孩子内心才容易安稳下来。外界如何变化,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影响因素,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如何解读和应对这个变化。比如,同样是面对失败或挫折,有的人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锲而不舍地坚持尝试直至成功;也有的人只会喟叹“命运缘何对我如此不公”,因而丧失继续尝试的动力,也必将丧失成功的机会。

  变化,是确定无疑的;而如何选择和面对,是因人而异的。祝福你们和女儿能够在起伏波动的人生变化中内心从容、处变不惊,坚定有力量地寻找到适合子薇的解决之道。

+1

来源:中国妇女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