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尤其是月子期间的护理对于宝妈的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产后发热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虽然产后1-2天内出现的轻微发热是正常现象,但若发热持续或体温过高,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今天亲贝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产后发热的一些事情。
产后异常发热,通常出现在产后的2-10天之间,若宝妈连续两次体温达到38度以上,便需警惕产褥感染的可能性。产褥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宝妈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产后异常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生殖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生产过程中,生殖道可能会出现伤口,若护理不当,细菌容易趁机而入,导致外阴、宫颈或会阴切开处发炎。炎症不仅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还会引发全身发热。 此外,子宫内膜炎也是产后发热的常见病因。
在产后3-5天,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恶露增多、腹胀、腹痛等症状。若病情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急性乳腺炎也是产褥期常见的发热原因。乳腺炎会导致乳房红肿、疼痛,甚至形成硬块或破溃。若不及时治疗,乳腺炎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对宝妈和宝宝的健康构成威胁。 盆腔感染同样不容忽视。
产后5天左右,若产妇出现寒战、高热、盆腔压痛或下腹痛等症状,可能是盆腔感染所致。严重时,盆腔感染可导致盆腔脓肿,高热持续不退,甚至引发排尿困难或肠粘连等严重后果。 血栓静脉炎也是产后发热的一种潜在风险。长期卧床的产妇,尤其是年龄较大、身体较胖的产妇,更易发生血栓静脉炎。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发热、腹部放射性疼痛及下肢疼痛等症状。
受病情影响,患者的下肢血流会受到阻碍,导致下肢浮肿。 因此,产后发热绝非小事。在排除了产褥期正常发热之外,产妇及家属应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超过38度,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加强产后护理,保持个人卫生,也是预防产后发热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