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宝宝冲奶易踩的“坑”,新手爸妈必看!

0-1岁饮食

2025年03月25日

  给宝宝冲奶粉看似简单,但很多新手爸妈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轻则影响宝宝消化吸收,重则可能危害健康。今天就来盘点冲奶过程中常见的“坑”,看看你踩过几个?

坑1:奶粉冲得太浓或太稀

  错误做法:

  怕宝宝吃不饱,多加几勺奶粉,冲得浓一点。

  担心上火或便秘,故意少放奶粉,冲得很稀。

  危害:

  太浓→增加宝宝肾脏负担,可能引发便秘、脱水甚至肠坏死。

  太稀→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正确做法:严格按照奶粉罐上的比例冲调,用配套的量勺,刮平后再倒入,不能随意增减。

坑2:用开水冲奶粉

  错误做法:直接用刚烧开的沸水冲奶粉,觉得能杀菌。

  危害:

  高温会破坏奶粉中的维生素、益生菌等营养成分。

  过烫的奶液可能烫伤宝宝口腔。

  正确做法:用40-50℃的温水冲调(部分奶粉要求70℃,需看说明),滴在手腕内侧试温,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坑3:先倒奶粉再加水

  错误做法:先放奶粉,再倒水,导致实际水量不足。

  危害:

  奶液过浓,增加宝宝消化负担。

  奶粉容易结块,溶解不均匀。

  正确做法:先加水至指定刻度,再放入奶粉,摇匀后检查奶液量是否准确。

坑4:大力摇晃奶瓶

  错误做法:上下猛摇奶瓶,试图让奶粉快速溶解。

  危害:

  产生大量气泡,宝宝喝奶时容易胀气、吐奶。

  正确做法:双手搓滚奶瓶或水平轻轻摇晃,避免剧烈晃动。如有气泡,静置1分钟再喂。

坑5:剩奶反复加热喝

  错误做法:宝宝没喝完的奶,放温奶器或冰箱里,下次加热继续喝。

  危害:

  奶粉营养流失,且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宝宝腹泻。

  正确做法:冲好的奶1小时内喝完,超过时间直接倒掉。

坑6:用矿泉水冲奶粉

  错误做法:觉得矿泉水更干净,长期用它冲奶。

  危害:

  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高,可能增加宝宝肾脏负担。

  正确做法:用烧开晾凉的自来水或纯净水即可。

坑7:不按阶段换奶粉

  错误做法:1段奶粉喝到1岁多,觉得“营养够用”。

  危害:

  不同阶段的奶粉配方不同,长期喝低段数奶粉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正确做法:按宝宝月龄选择对应段数(1段0-6月,2段6-12月,3段1岁以上)。

  总结:冲奶正确步骤

  洗手,清洁奶瓶和奶嘴。

  先加水(40-50℃),再按比例加奶粉。

  轻轻摇匀,避免气泡。

  试温后尽快喂奶,1小时内没喝完就倒掉。

  避开这些“坑”,宝宝的奶才能喝得健康又安全!你学会了吗?

+1

来源:网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