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孩子的教育问题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市的幼儿早教市场热度不减,一些家长也热衷让孩子去早教机构“学习”。
其实,关于幼儿早教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对于认同早教的家长来说,他们认为,早教有助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对于不认同早教的家长来说,他们的看法是,让孩子去早教机构就是花钱找人“哄着孩子玩”。
对此,业内人士则指出,对于幼儿早教,普遍存在误区,“真正的早教是对家长的教育,而不是针对孩子的”。
教育专家也指出,幼儿早期教育的确有一定的必要,但是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更不能存在把孩子直接送到早教机构就了事的心态,“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心态: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邻居家不到两岁的孩子被送到了一家早教机构。小区里,邻居会经常让孩子给大人展示在早教机构新学的东西。这让家住长江路帝和小区的蔡女士开始“着急了”。
蔡女士的儿子也快两岁了,原本她和家人的计划是孩子三岁后再上幼儿园。邻居家的孩子已经开始去早教机构“学习”了,蔡女士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还在家。
“别人家的孩子不到两岁就去早教机构了,我也想让孩子提前多学点东西。”用蔡女士自己的话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关于是否让孩子上早教机构的事,蔡女士和丈夫产生了分歧。蔡女士的丈夫认为,不到两岁的孩子正处于爱玩的年龄,去早教机构就是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再加上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不舍得让孩子去早教机构。就这样,蔡女士让孩子去早教班的提议暂时被搁置了,但她“总担心孩子将来不如别人”。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市民,甚至会在孩子一岁左右就带其去早教机构。
在市区的几家早教机构探访时,记者发现,早教班的孩子多在一岁左右到三岁,而陪同孩子的多数是妈妈,还有奶奶和外婆,几乎很少有爸爸陪同孩子上早教班。
“孩子要提前培养,这样孩子将来才不会比别的孩子差。”新城国际小区居民梁女士说,半年前,她就带着一岁半的女儿上了早教班,“我觉得,让孩子提前上早教班,将来上幼儿园也能更顺利”。
市场现状:各有“特色”,培训课程各异
走访时,记者发现,我市的早教班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幼儿园开设的,一种是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幼儿园开设的早教班在幼儿园内,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早教班则在租用的商业住房内。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早教班,多会宣传“孩子教育应从0岁开始”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
而早教班的培训课程,不同的早教班也宣称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一些早教班宣传自己采用的是美国的早期教育方法,一些早教班则宣称自己采用的是德国的早期教育方法,还有一些早教班则宣称采用的是多位专家人士联合开发的教育方法,等等。
记者注意到,早教班多设有亲子休息区、集体教学区、肢体运动区、盥洗室等。
在具体教学中,家长陪着孩子,老师示范,然后孩子跟着做。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不同的早教班均称,他们的课程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有助于开发智力等。
此外,部分早教班甚至还针对孩子开设有文化课,并让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听课。
“0到3岁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特点,提前上早教班有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在走访时,一家早教机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这样介绍早教班的“优势”。
家长反应:早教是否有效果,看法各不同
幼儿早教效果如何,家长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16位市民。
根据采访情况来看,有10位市民认为,幼儿早期教育还是有效果的,另外6位市民则认为,幼儿早期教育效果不明显,也增加孩子的负担。
家住建业小区的市民董玥认为,虽然0到3岁的孩子爱玩,但学习和模仿能力也很强,如果能够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到专业早教机构的话,对孩子的成长也肯定是有利的。
“我觉得,早教机构的课程安排也应该是针对孩子设计的,这样就可以起到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作用。”董玥说,她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也上过半年多的早教班,“孩子的确学到了一些东西,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市民马东平是不认同早教的6位市民之一。马东平认为,0到3岁的孩子正是处于爱玩的年龄,“如果非要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的话,我觉得,这样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压抑孩子的天性”。
马东平说,他也曾带孩子去过早教机构,但发现早教机构教孩子就是“花钱哄孩子玩”。“我的一位同事也让孩子上过早教班,我看也没有啥效果,我觉得,让孩子上早教班,还不如带着孩子在小区里和其他孩子多在一起玩玩。”他说。
业内人士:关于早教,家长理解有误区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市民认为早教“神秘”。他们认为,通过让孩子上早教班,孩子就会变成“乖宝宝”,孩子的学习、做事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曾从事过早教行业的市民郑慧珠认为,早教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习惯、性格和行为,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活以及和其他孩子相处的能力。
郑慧珠称,很多人无法理解早教的真正含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上了早教班就能够很快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乖宝宝”,“在这部分家长的潜意识里,孩子上早教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其实,早教班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家长如何和孩子相处,因为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身处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家长通过早教班学会如何教育孩子是最重要的,当家庭教育和早教班的教育相结合后,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孩子。”郑慧珠说,就目前我市的早教班来说,开设的多有启蒙教育、音乐教育和艺术教育等,“据我了解,也有一些早教班开设有文化课教育,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对孩子意义不大”。
“让孩子上早教班,没有必要天天让孩子去,家长也要考虑孩子的反应,一周上课的时间不宜过多,一两节课就可以了。”郑慧珠说。
教育专家:早教的基础在家庭教育
商丘师院教育学老师李玉华认为,对孩子来说,早教也是有必要的,但家长不能认为早教是万能的。
“早教基础是家庭,也就是说,早期教育,要看家长对孩子是否有潜意识的影响。”李玉华说,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对孩子有期望和要求,那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如果家长平时不能做到‘言传身教’,只寄希望通过让孩子上早教班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乖宝宝’也是不现实的。”
李玉华认为,当前的早期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甚至扭曲了早期教育的本质,比如有些早教机构进行幼儿园化和小学化教育,“其实,孩子越是在年龄小的阶段,教育越需要专业性,但是在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在自然环境下,而不是学校式的教育环境”。
此外,李玉华还认为,正因为早教的基础是家庭,所以早教应该是家长的责任,而早教机构主要的职责应该是把早教经验教授给孩子的抚养人,即孩子的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等,“也可以理解为,早教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本人”。
李玉华说,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性格等各方面均不相同,是否让孩子去早教班要充分尊重孩子,对孩子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也是不可取的,“家长应在尊重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营造适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