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钩端螺旋体菌苗

药物百科

2014年07月19日

药品名称

(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钩端螺旋体菌苗

用法用量

(1)流行地区7~60岁的人群,应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注射。(2)皮下注射于上臂外侧三角肌处。(3)用量:第1针0.5ml,第2针1ml。间隔7~10天。7~13周岁用量减半。必要时7周岁以下儿童酌量注射,但不超过成人量的1/4。应于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药理作用

本品系由不同型的钩端螺旋体菌株制成的死菌苗,用于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7~60岁人群。钩端螺旋体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多个血清群和多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致病菌有各自不同的致病特点。由于抗原性的不同,不同血清型菌株免疫后交叉保护作用很小。因此,使用的菌苗菌型须与当地流行的菌型一致,方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适应症

用于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不良反应

有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但发生率极低,发热、急性传染病、心肝肾疾病、高血压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有过敏史者禁用,月经期暂缓使用。

制剂

注意事项

(1)发热,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脏病,神经和精神疾病,孕妇及哺乳妇女,有过敏史者均禁用。(2)月经期间暂缓注射。(3)全身及局部反应一般轻微,偶有发烧及局部疼痛、红肿症状。

+1

来源: 作者:任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