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一名64岁高龄产妇成功分娩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针对高龄产妇生育的种种疑问和风险,天眼问医栏目邀请遵义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主任、产科主任马玲玲进行访谈,为公众科普高龄产妇生育的相关知识。
(马玲玲:主任医师,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主任、产科主任。2001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处理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遗传咨询 组织参与危重孕产妇抢救。科研教学方面: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数篇,取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社会任职:遵义市产前诊断质控中心主任委员,遵义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贵州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幼保健学科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遵义市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高龄产妇的年龄界定是35周岁及以上。高龄产妇面临生育能力下降、胎儿健康风险增加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孕期和分娩过程,以降低风险。现代医学技术可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
高龄备孕,细致入微
高龄孕妇在备孕期间需特别注意营养管理,控制体重在标准范围内,并严格戒烟禁酒,同时口服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除了常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外,高龄孕妇还应增加宫颈癌、乳腺癌的筛查,以及甲状腺功能、血糖等项目的检查,以预防血糖血压的升高。
马玲玲说,高龄孕妇不孕的原因可能包括输卵管堵塞、宫腔粘连、内分泌紊乱等,而患有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的妇女,则不建议备孕,以免危及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生产前后,全面准备
在生产前,马玲玲建议高龄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均衡补充营养,同时保持放松的心态,不过度焦虑和紧张。产前检查至关重要,需明确凝血功能、血压、血糖等情况,评估产妇羊水状况、骨盆情况等,并保持良好卫生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或住院待产。此外,孕期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分娩,但应避免过度活动或长时间卧床休息。
进入生产中期,产妇应保持情绪平静,合理饮食和补充体力,正确用力,并及时排尿和排便。观察宫缩情况,如出现规律宫缩并伴有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产后恢复,科学指导
产后恢复同样不容忽视。马玲玲建议高龄产妇在产后4至6小时内尽早排尿,以免发生尿潴留。饮食方面,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少吃生冷辛辣刺激强的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不要提重物,以免子宫和内脏下垂。
保持清洁卫生是产后恢复的关键。产妇需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此外,还要观察恶露量,定期复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母亲与胎儿健康,共同守护
马玲玲强调,高龄产妇在产程中需适时监测胎心情况,严密观察产程,避免产程过长或过短,同时产妇要适当补充营养,保持精神和情绪的稳定。家属应给予安慰和支持,共同守护母亲和胎儿的健康。产程中生命体征要严密监测,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
产后恢复策略,科学实践
关于产后恢复,马玲玲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她指出,高龄产妇应充分休息,避免身体负重和过度活动,有助于盆底肌恢复。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缓解焦虑情绪,预防内分泌失调。不宜过早安排同房,避免对阴道壁造成刺激。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长时间弯腰、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使体内的营养更加充足。保持情绪平稳,多听舒缓的音乐,适当锻炼,使情绪保持在平稳状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转载自: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