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如何应对孩子每天的十万个为什么

观察

2020年04月04日

大概每个中年老母亲都经历过被孩子每天问100个“为什么”的阶段(年轻母亲们也别着急,肯定也会要经历的哈)。孩子3岁左右,就会变得特别爱问为什么。孩子的好奇心爆发起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高至哲学低至屎尿,都可能成为他想深究的对象。纵使老母亲有三头六臂,有万能的度娘朋友圈,也无法淡定应对孩子的每天十万个为什么。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通常有这样两类做法:

一种是“厌烦型”。

  面对孩子一些简单的,好回答的提问,或者刚开始的一两个问题,家长还比较有耐心回答。不过随着孩子多问得几次,提出的问题不好回答或者父母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有些家长不免“恼羞成怒”,或者在孩子不断“为什么”的追问下觉得“颜面扫地”,从而表现出不耐烦。“没有什么为什么”、“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是。”这类语言是这些家长的惯用语言。殊不知,这样的情绪和回答将会关闭孩子接受知识的大门。因为,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背后,都是一次绝佳的家庭教育的好机会。

还有一类属于“有问必答型”家长。

  这类家长懂得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奇心的表现,想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他们往往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会十分详细地做出解答,即便自己不知道答案,也会先去百度或通过相关途径寻找答案,然后告诉孩子。但是这样的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孩子得到答案的过程太简单了,虽然回答了问题,但是缺少了通过启发引导让孩子主动思考的过程,这样会让孩子一直处于“为什么”的无限循环中,而不知道自己去为这个“为什么”主动寻找答案。

  这是被很多家长采用的两类典型的做法,都有着明显的弊端。

当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正确应对呢?

1、首先态度上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问题,给予积极回应。

  你可以对他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能发现这个问题,真棒”、或者反问他,“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些话语实际上是对孩子提问题能力的一种积极反馈,在我的文章

  孩子循环问“为什么”很烦?这项技能可是孩子胜任未来的核心能力

  中,我详细讲到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问“为什么”的技能是孩子胜任未来的核心能力之一。不管你回答的方法和质量如何,肯定孩子的提问首先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激励。孩子会因此更乐于发现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经常思考的活跃状态。

  爸爸妈妈们应切忌对孩子这种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缺乏耐心,说出“别问了,烦死了!”之类的话,更不能嘲笑孩子提的问题。

2、有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孩子:“爸爸,我们为什么要洗手?”

  爸爸:“因为手上有脏东西,洗手能让手变干净。”

  孩子:“为什么?”

  爸爸:“因为我用了香皂,香皂能够抓住脏东西,让水一冲就冲走了。”

  孩子:“为什么香皂能够抓住脏东西?”

  爸爸:“因为香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肥皂之所以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是因为它能形成一种水溶性的胶束,这种胶束可以抓住其他不可溶的污垢和油粒子……”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们学历都很高,知识很渊博,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高深”问题也能够应付自如,于是当孩子提到相关问题时,可能滔滔不绝对孩子大讲一通,但是很可能答案本身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这样的回答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知识很丰富,而自己很笨。

  直接给出答案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变成“伸手党”,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3、充当孩子的回音壁,引领孩子自主探索

  世界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所说:(孩子们)需要大人做的是充当一个回音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索他们的思想。

  当孩子问一些有趣的,可深度挖掘的“为什么”问题上,我们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你可以对他这样说: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你是怎么想的?”

  “你猜猜看。”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的思维和我们大人不一样,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思考角度),还能引导他主动思考,培养他动脑的习惯。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的成长大有益处,对于他自信心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在孩子探索时,他可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资料、看书、上网,利用各种资源,一步步得出结果。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当孩子问到我们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怎么办呢?

  此时,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们不要有“偶像”包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诚的告诉孩子,你也不知道。然后接着第二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寻找答案。

+1

来源:亲贝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