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关于手足口病 宝妈知道多少

1-3岁疾病

2016年07月19日

 

enterdesk.com-0AA0B43A36B7374304B0052471A2B75B

最近,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嘴角起泡、手上起疙瘩,持续发热等症状,家长们可得引起重视了。每年的5-7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该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虽然手足口病经常被提及,但许多家长还不清楚,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秋季多见,5-7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以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为主,托幼机构中容易发生聚集发病的情况。

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起病急,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疱疹主要侵犯患者的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而形成发病的“四部曲”。

由于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疹子还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可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1.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可造成传播。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3.通过接触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或外出玩耍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净双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适当用纸巾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纠正儿童吸吮手指、啃咬玩具的坏习惯。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多开窗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的奶具、玩具要经常清洗、煮沸消毒。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众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换尿布、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6.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晾晒或消毒患儿衣物,及时消毒处理患儿的粪便。

7.如果孩子高热不退及时就医诊治,告知大夫您孩子所在幼儿园或学校,便于及早发现集中发病,采取措施;患病儿童应隔离2周后才能返校,避免传染他人。

8.手足口病不是婴幼儿“专属”的传染病,中小学生和成人也可患手足口病。很多成年人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往往是隐性的,自身不发病,却成为传染源,传染给孩子,因此成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尤为重要。

+1

来源: 作者:王晓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