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为何不能给孩子最好的 妈妈心里就难受

艺术培养

2011年04月26日

为人父母以后,我们总会免不了各种担心,担心对孩子照顾不周,担心自己的某些言行举止对孩子造成影响或伤害,担心有失好妈妈的美名,担心……种种担心都会成为心中的那一丝负疚感,让妈妈们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亲贝网育儿知识(http://yuer.qinbei.com/)专家为大家解答如下:

亲贝网育儿论坛用户:一没法给孩子最好的,我就很难受:

我很好强,从上学开始就拔尖,到了工作单位也是凡事都要求完美。有了女儿青青以后,看到别人用什么高级婴儿用品,比如推车、小床、玩具,我就都想给她买。一旦听到别人用好口碑的东西自己没有给女儿用,我就觉得对不起她。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我更是绷紧了弦,给她请了外教教她英语,让她学钢琴、练舞蹈,培养她的气质。但是青青的进步有时并不大,情急之下,我也会喊:“你怎么这么笨,别人能学会,你怎么就做不好!”喊过以后,我也会非常后悔,可又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如果不严格要求女儿,会让她输在起跑线上的。

亲贝网育儿知识专家:1、卸下攀比的心结:

虽然我们都是好心,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是孩子究竟需要什么?高档的玩具车,还是在阳光下肆意地奔跑?被逼着每天练指法,还是和小朋友一起踢球?有的时候,我们说不出孩子的需求,眼光高高在上,去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了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就会产生负疚感。事实上,这种负疚的心情,孩子未必领情,因为他们并不一定希望自己也得到那些妈妈认为最好的东西。他们的愿望可能很简单,关键在于妈妈是否愿意卸下自己攀比的心结。

2、储存竞争的能量:

这个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希望孩子有能量面对未来的竞争。所以情急之下,会说出类似青青妈妈那样的话:“别人行你怎么不行?”当看到孩子的委屈以及眼泪时,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心疼孩子。于是,一方面不得不给孩子加压,一方面又心疼不已,这种纠结的心情,让妈妈们左右为难。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关爱并不一定是那些附加的课程。适当地学习知识,有助于孩子对事物保持好奇之心,对待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学习知识、应对变化的能力,这些不是课外补习可以获得的,更需要妈妈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什么要力争物质一流,怀着负疚之心去强迫孩子呢?

3、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没有人可以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全都拿给孩子,也不可能要求孩子必须比别人强,完成自己都没有做到的理想。孩子是我们的,又不是我们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强项、特点和潜能。父母之间的权利、地位、收入、房子、车,是父母自己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不能给孩子提供海景房而内疚,不用因为住不了五星级饭店就觉得自己不合格。关键是,你是你,孩子是孩子。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孩子做好他分内的事情就好。钢琴、奥数、英语,并不是衡量孩子成功的唯一标准。一个有爱心、有道德感、会关心他人的孩子,就是社会需要的孩子。

+1

来源: 作者:liqi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