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http://yuer.qinbei.com)育儿专家表明,人类从开始呼吸第一口气时,就具有感觉愤怒的能力,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表达他的愤怒。等孩子长到两岁的时候,以发脾气为表现 形式的暴力行动达到顶峰。到3岁的时候,他们的暴力行为反而开始下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3岁开始,在整个的一生中,人的暴力程度呈下降之势。只有大约 5%的人在青年时代仍保持着相稳定的暴力性格。他们是这个社会最危险的一群人。
可以这样做:
1.当宝宝打人时,问清原因。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或者有人先打了他,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2.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打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孩子间玩耍,时常会有些小摩擦,鼓励孩子用语言解决问题,不要动手打人。
在儿童的早期身心发展过程中,除了喜怒哀乐的情绪从出生就开始之外,思维的发展也是逐步递进的。在这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表达并非均 衡发展。也就是说,宝宝在6个月之后就能明白成人简单语词的含义,但是,宝宝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却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并且在3周岁之后才能 比较熟练地使用语言和人交流。因此,宝宝情绪表达的方式最初是外显的动作化与简单的情绪化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所要经历的正常阶段,同时,越是幼小的宝 宝,生理发展带来的外显行为越是明显。
成人对待宝宝成长中问题的态度,首先是需要放弃成人世界的道德行为评判观,深入了解宝宝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出现的相应问题,依据适当的策略帮助宝宝调试身心的不舒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