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到底要教孩子学什么是近年来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们不断地深入的探讨的一个问题,很多幼儿园配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幼儿园几乎变成了小学。现在大部分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很多人觉得应该让孩子学习一些艺术类的东西,比如音乐和美术,其实不在于让孩子当做一个专业来学习,而是让孩子学会感受音乐,欣赏艺术,让孩子全面健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那我们该如何给幼儿园里的宝宝教音乐
幼儿园音乐教育原则一、改变音乐教学中陈旧的观念。
过去我们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模式,其实是跟小学差不多的,严重呈现出小学化的趋势,更加注重的是孩子的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孩子的意识的发展,也不顾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总是为这老师转,对老师的话可以说是唯命是从,丝毫没有主动性,从事的也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老师就好像是个传声筒,孩子就想模仿者,总之,老师怎么做,就让孩子怎么做。这些陈旧的观念,严重的束缚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新精神。
幼儿园音乐教育原则二、音乐教学选材的重要性。
其实社会和时代不停的向前发展,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的,而我们的教材,却更新缓慢,很多年也不还贷更新,我们当然不质疑里面歌曲和儿歌的质量和品质,但是时代不一样了,那些歌词相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讲,未免显得过于陈旧和复杂了,因为歌曲的内容和孩子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偏离,他们自然不好理解,也无法达到共鸣,因此,教材要新颖,要让孩子们感兴趣,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歌曲才是好的教材。
幼儿园音乐教育原则三、音乐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
当然时代和社会不同了,我们的老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完成相关的转变,老师追求的教学目标是孩子们是否会唱,是否记得住歌词,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对孩子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在当下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才去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培养孩子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及表现能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角色探究法。
其实儿歌虽然简单,但是一般情况下是有一定的情境的,这些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老师要帮助小朋友们认识和表达出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故事的角色,这样孩子们更加能够融入角色,感受音乐的情感和魅力。
2.音画转换法。
孩子的思维和感受都是非常直观的,他们听到的东西,感受到的音乐,也是一副画面,因此咋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孩子更加便于理解和把握,可以采取图示的方法,让孩子有效的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3.情景互动法。
根据歌词的内容,设置合适的情景,让孩子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进来,就能直观的帮助他们表达情感。
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因循守旧只会被淘汰,孩子正处在教育的起点,更是要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启蒙,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