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幼儿园过洋节遭家长吐槽别 莫忘记本土文化

幼儿园教学

2016年10月27日

幼儿园过洋节遭家长吐槽别 莫忘记本土文化

幼儿园过洋节遭家长吐槽别 莫忘记本土文化(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24日,南京一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发帖称:“外国的鬼节也要过,还要带万圣节的服装和道具,我就呵呵了,是不是冬至也要带纸钱去幼儿园烧呀?”记者昨日在南京几家商场探访发现,不少幼儿园家长带着孩子来买万圣节道具,都说是幼儿园布置的作业。一些家长表示不解:为啥幼儿园对学龄前孩子就进行如此“崇洋”的教育?

万圣节这个舶来的节日,如今大有“本土化”的趋势,比如近年来,每当万圣节前夕,恐怖玩具受到学生的青睐。形形色色的魔鬼头套、骷髅水杯,占据着学校附近小商店的显要位置。而今这种狂热居然“低龄化”到幼儿园,让孩子们过“儿童鬼节”,这显然要问问大人们,到底意欲何为?

当然,作为西方的传统节日,随着时间流逝,如今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早已被摒弃和忘却,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比如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不是为了把死人之魂灵吓走,而是玩一把恐怖刺激的游戏,“节”的本来含义已经淡化。实际上,也没有几个年轻人知道其来历,其吸引力,只在意“鬼节”的有趣。因此,即使孩子,借这个洋节的名义让生活有趣一点,似也并无不可。

然而,这也终究不能把人家的节日当成自家的。毕竟,咱们的传统节日是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节日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外来文化固然不应该排斥,但这应是汲取其中精华,为我所用,如果本末倒置,甚至让我们低龄的孩子也如此狂热于洋节,那显然是热过了头。

实际上,令人担忧的正在于,洋节过热的同时,我们的许多传统节日,却被年轻人所冷落所淡忘,甚至不屑。比如刚过去的重阳节,有多少孩子在意?显然,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其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因此,商家借洋节制造商机,虽无可厚非,但也不必“煽”得过热,至于幼儿园的老师,更应该正确引导。

+1

来源: 作者:王晓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