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贝网
  • 行为心理
  • 孩子5岁前规矩这样立 长大省大心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孩子需要理解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

  • 519 0
  • 孩子激怒别人事出有因 你听过他解释吗

    有位妈妈说,她回家的时候,发现孩子和爸爸在撕扯,原因是孩子玩一个类似金箍棒的玩具,浸水后甩着玩,把上面的水都甩到了别人身上,爸爸和周围的人都提醒他不要这样,但他继续甩,反复提醒之后,爸爸一怒之下把孩子的玩具给扔了。孩子就撕扯着要把爸爸的手机也扔了。

  • 366 0
  • 你真正了解宝宝3分钟热度行为吗

    当面对孩子的“三分钟热度”和喜新厌旧时,父母不要焦虑和担忧,也千万不要强逼孩子专注在某一样东西上面,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同时教育孩子学会“专心致志”!

  • 379 0
  • 3岁看大7岁看老 并非空谈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 273 0
  • 揭秘宝宝为何爱打人

    不到3岁的宝宝,平时乖巧听话,却不知为何会突然挥动小手打父母、客人、玩伴,这一习惯让妈妈们很纠结:宝宝是否知道自己在“打人”?怎样才能改掉宝宝打人的习惯?在此,我们分析了宝宝爱打人的四大根源及引导方法:

  • 203 0
  • 父母要注意孩子这些表现是自卑心理
    父母要注意孩子这些表现是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项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免孩子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专家认为,自卑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 454 0
  • 让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让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父母总是渴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希望每天看到孩子灿烂的笑脸,享受做父母的幸福快乐。然而,幸福的童年绝不意味着只有笑脸,幸福也不意味着拒绝哭泣。相对于笑,哭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的本质。

  • 421 0
  • 看日本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各国的父母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非常看重,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用品、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的缘故,她们还会不放心地向营业员询问,生怕搞错了。

  • 375 0
  • 孩子调皮捣蛋 九成父母第一反应做错了

    你知道,通常孩子制造麻烦的时候,爸妈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错误的!有时大人的直觉式反应颇具威胁性,这在面对超速行驶的来车,或是恶意性的侵犯或许有用,但面对我们最珍爱的家人,却反而容易伤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 264 0
  • 孩子四大怪异行为 家长该咋办

    孩子才2岁,但是看到别人家5岁大的男孩子就要亲人家,弄得人满脸湿乎乎的,避之不及,但是孩子自己没有觉察,让做家长的很不好意思也很困惑,宝宝为什么这样做呢?其实,有的孩子天生有强烈的情感需要,这些孩子当中,有些会把爱藏在心理,有些则是喜欢热烈的表现出来,这样才会觉得自己的爱有了寄托。所以,孩子喜欢和人亲热只是在表现自己喜爱的一种方式,又因为年龄小,没法读懂他人的身体语言,不明白地方并不喜欢自己这样。

  • 289 0
  • 孩子掰手指数数 家长到底该不该制止

    在家长的世界里总是充满条条框框,自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家长用成人的视角指导孩子成长,教育孩子成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孩子以下这些行为,家长最好不要制止,以免对孩子成长发育不利。

  • 232 0
  • 揭秘孩子自控力差的六大根源

    自控力的发展对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并非生来就有,它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国一项研究证明:在儿童期就能显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在成人期极少成瘾或犯罪,并比那些冲动的孩子更健康更富有。那么为什么一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那么好,而我的宝宝却缺乏自控力呢?先来看看孩子缺乏自控力的6大根源!

  • 334 0
  • 宝宝几岁开始学说话

    首先是学发音,2-3个月的宝宝,逗他时会大笑,当成人“啊”、“哦”地和他说话时,会跟着学,这就是所谓的咿呀学语。

  • 273 0
  • 幼儿需要鼓励 爸妈要多多夸赞哦

    一般人不是很容易就认同身边的人平常的长处,也不会去赞美他,甚至也不会认同孩子、赞美孩子,这样就无法使得人际关系和谐。

  • 271 0
  • 父母留意孩子这几种“高危性格”

    0~3岁的宝宝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一些性格的偏差会在身上出现,父母如果无视孩子这些偏差,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偏差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

  • 441 0
  • 专家解读孩子不听话行为
    专家解读孩子不听话行为

    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就开始有“独立”的想法,开始不再言听计从了。爸妈觉得宝宝不听话就是不乖,其实这是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他们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

  • 289 0
  • 孩子不合群跟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父母闲暇常带孩子到有小朋友的家中去串门,其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陌生环境,并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个与生人谈话的机会。

  • 263 0
  • 家长这样做 将自信种子埋在宝宝心里

    儿童的自信来源于他人接受他(她)是怎样的人。儿童需要感觉到无论他(她)是否能满足父母的期望,都会得到父母的接受。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喜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孩子会尝试取悦自己的父母,去满足父母的期盼,去回应父母的需要,这些行为则会耽误孩子真实的自我、人格、能力和需要的发展。

  • 261 0
  • 孩子爱面子 7大雷区千万别踩

    每一个人都有原则和底线,对于宝宝来说也同样有,很多爸妈觉得宝宝小,谈不上什么尊重。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宝宝更容易尊重和理解别人,下面介绍宝宝不可触碰的七大雷区,你踩中了吗?

  • 415 0
  • 7招改变孩子“自卑”心理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改变服饰、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是改变他们的心态,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条捷径。据国外最近的实验显示,人在举重的时候如果大声喊叫,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举起更重的杠铃。

  • 333 0
  • 孩子“欠揍”行为 该如何调教好

    中国传统家教中有句老话:“不打不成器。”可结果往往是以宝宝的委屈哭闹和你的难受心情收场。其实,面对宝宝们的不良行为表现,不打不骂也会让宝宝乖乖地听话。

  • 323 0
  • 孩子行为“幼稚” 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综合征

    几乎在每个学校都会有这么几个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不已的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兴奋、多动、话多,课堂纪律差;做事我行我素,极其“自我为中心”;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指令听而不闻,有时会在上课时离开座位,走出教室;人际关系差,不合群,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受同学排挤;行为较同龄孩子幼稚,显得过于单纯,不懂迂回;情绪波动、易发脾气;喜欢重复问问题,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说话滔滔不绝,不考虑对方是否感兴趣;不怕羞,不怕陌生人,很容易与陌生人混熟……总体来说,这种孩子给老师和家长的感觉是:自我中心、不合群

  • 302 0
  • 孩子出现这7种行为必须制止 当心犯大错

    宝宝年少无知,经常会做出一些让爸妈很头疼的事情,比如打人、扔东西、小气……这些行为都是宝宝的年龄决定的嘛?我们是不是要及时制止呢?

  • 356 0
  • 孩子19种“叛逆”行为
    孩子19种“叛逆”行为

    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我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 ”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 289 0
  • 宝宝脾气大“营救”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容易养成一些坏脾气。针对一些孩子常见的坏脾气,小编总结了四个对策,父母们不妨参考参考。

  • 356 0
  • -------------没有了-------------

    图赏更多>